升国旗的意义 张若真
(2016-03-02 18:04:05)分类: 桥西区19中 |
这周周一,我又一次的参加了学校的升旗仪式,升国旗是一种庄严地仪式,自从上大学起,就没有了晨会这个项目,更自然的就没有了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是一次教导我们爱国,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机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那么,学校应如何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教育之花永绽校园呢?拙文就环境浸染、学科渗透、活动育人等诸方面,加以例证,期予探讨,形成共识。 所以我想好好的谈一谈升旗仪式的意义,以及我的感受。
一、环境浸染
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等功能,它是一种无声的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每时每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为此,学校应立足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尽心尽力搞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每所学校要建立德育室、图书室、团队室、宣传栏、“两史一情”陈列室。教学楼走廊和教室的墙壁上要悬挂古今中外名人名言、革命领袖等画像图片,积极构建赏心悦目、和谐成趣、主题鲜明的德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爱国主义教育的涓涓细流不断地沁入学生的心田。
二、学科渗透
双重性是学科课程的本质属性。学科教学承载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许多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元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科课程中的爱国素材,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到有机渗透,随机结合。如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文明以及建设成就等国情,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情怀。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材中,既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浴血奋战的爱国英雄事迹,又有丰富优美的人文景观、社会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教师只要找准知识传授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育人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遵循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学校要坚持寓教于动,寓教于乐,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各种教育活动,做到精心规划,周密安排,形成常规,抓出成效。
时隔三年,我又一次的参加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在进过了角色的转换之后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让我对这一仪式有了新的认识,对爱国主义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用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开启新的一周使我充满活力。
石家庄19中 张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