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健名师工作室成员培养方案
(2018-12-19 21:23:35)分类: 工作室基本情况 |
王小健名师工作室成员培养方案
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本学期我校成立了语文名师工作室,旨在引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习、实践、改革和创新,更号的培养成员不断成长,特制定以下培养方案。
一、名师工作室成员组成:
在学区领导的指导下,根据名师工作室成员条件,由本人申请,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学区批准,确定如下成员:王小健、李红娟、李群、冯艳妮、寇利娜、刘瑜、张瑶、唐苗、辛艳、金楠等名师工作室成员。
二、工作室成员培养要求及目标
1、对工作室成员的基本要求
在本校、本学区小语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及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
热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培训、指导教师的能力。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网络交流。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按照专家型、科研型教师所必备的综合素质结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在学科上形成自己鲜明的教育风格和教育艺术。
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丰富经验,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我县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提高我校、我学区的教育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工作室成员工作期限为一年。一年后经学区考核验收,工作室成员共同承担工作室专题研究,教科研等专题,每个阶段完成相应成果,并于一年内公开发表专题论文1篇。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加强研修,共同提高
时刻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和趋向,提高工作室成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把工作室建成学科教师研究教学、切磋教艺的专业成长“家园”,并建立文档材料。
落实常规,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展示课活动,并形成图像与文档材料。
组建成员专业成长档案。
举办沙龙,开展研讨
专题研讨,科研兴教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认真进行教学个案反思和总结,并形成阶段成果。
二、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2、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掘、重组、优化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探索一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思路和策略,从而更好地为我校教育教学服务。
三、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1、经费保障。县局、学校每年拔付实施名师工程的专项经费。用于工作室成员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实验,参加继续教育,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培训活动等。
2、资源保障。以实施“名师”工程为龙头,加快名师工作室的硬软件建设。积极开发网络平台、图书资料等设施资源在名师工作室中的作用。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实行“名师”工程的相应保障制度,确保计划的顺利、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