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释《千字文》(2)——千字不重复?

(2018-08-18 18:36:12)

  《我释<千字文>》由幽云逸人先生原创。喜欢《千字文》,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订阅号“幽云国学堂”进行关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zk7go7OHlwL2ibDYdtg2DD9nfF5k1eT7oZ81Vee76D5wIffa7VJMVjkw6M0MUOzZQ3zOxjBLdGZKibz68DPgUaT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共1000字。其奇特之处是音韵优美、意境绵长,充分展现了文字之美,更在于其一千字中无重复,却又连贯成文,堪称人类语言文字史上的奇迹。说到这一千字,到底有没有重复的呢?细心的同仁可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发现现在刊行的《千字文》有几个重复的字。到底有几个重复的?大概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重复六个字,这六个字如下:

  “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

  “巨”:剑号巨阙;巨野洞庭

  “昆”:玉出昆冈;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

  “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

  “资”:资父事君;务资稼穑

   另一种认为重复七个字,即在上面六个字的基础上再一个,如下:

  “洁”:女慕贞洁;纨扇圆洁

  对此我也稍微进行了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千字文》一千字无重复。那有人就有问题了,明明有几个重复的字呀,你却说没有。其实以上两种说法都是好事者所为,着实有些令人大惑不解,你要知道古人遣词用字极其细致谨慎的。在这里,我非常赞同笔名为“涓水归川”的同仁的观点,他的说法很有见地,在此引用他的部分资料,特此说明。

  以下就是“涓水归川”的研究成果:

  这次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忽然记起了此事,这倒是一个好机会,一直听说碑林博物馆保存有N多块古人镌刻的《千字文》碑石,那可都是明清以前的文人学者用古文镌刻的,其中最著名的有怀素的狂草《千字文》等,正好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块儿考评一番。

http://s4/mw690/006lPOtVzy7mVH8g9KH53&690

 

  现在终于可以认为,《千字文》千字的的确确不重复,而且自古以来从来都没有重复。所谓一字重复,或六字七字重复,不过是后人妄断,贻笑大方。下面逐一分析一下。

  第一种情况,由汉字简化引起

  汉字简化以后,有相当一部分音同义不同的字合而为一,上述7字中有4字属于这种现象。
  如“发”,“周发殷汤”之“发”的繁体字为“發”,有发射、发生、出发、发现等义;而“盖此身发”之“发”的繁体字为“髮”,有毛发、头发等义。汉字简化后,發与髮字的简化字都是发,但在古人那儿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为清楚表示起见,附图中更多使用的是拓片文字)。

http://s4/mw690/006lPOtVzy7mVHgfafN63&690

  同样的,“玉出昆岗”之“昆”从山,其繁体字为“崑”;而“昆池碣石”之“昆”,简繁都是“昆”。汉字简化后二者共用一字,但在古人那里二者也是有区别的。

http://s8/mw690/006lPOtVzy7mVHkt5EX37&690

  “云腾致雨”之“云”繁体字为“雲”,为天气现象;“禅主云亭”之“云”简繁都是“云”,为古地名,今同古不同。

http://s1/mw690/006lPOtVzy7mVHnvZaUf0&690

  “剑号巨阙”之“巨”,其简繁体都是“巨”;而“巨野洞庭”之“巨”本为地名“钜野”,简化后成了“巨野”。在古人那儿“巨”与“钜”当然也是不同的。

http://s16/mw690/006lPOtVzy7mVHpZDVZ2f&690

  第二种情况,由文字的通假引起
  如“亲戚故旧”之“戚”和“戚谢欢招”之“戚”,二者意义大相径庭。前者用于表述人际关系,简繁字都仍然是“戚”;后者则用于表达情感,古时一般用为“慽”或“慼”,但有时也用“戚”来通假。怀素大草《千字文》中就是这样的情况。

http://s11/mw690/006lPOtVzy7mVHsz1fc3a&690

  第三种情况,以讹传讹引起
    有的版本“资父事君”之资,和“务兹稼穑”之“兹”都作“资”,前者为动词,后者为介词,而且“资”与“兹”自古以来并不通假,显然为以讹传讹,就更不能把这笔账记到周兴嗣老先生头上了。

http://s3/mw690/006lPOtVzy7mVHwW7T482&690

  最后谈谈“女慕贞洁”之“絜”和“纨扇圆絜”之“絜”。这两字是《千字文》中惟一的真正重复的字。但究竟是因作者之失而重复,还是作者有意为之,也就是说作者并不认为其重复,自古以来就有争议。

  在古汉语中“絜”字是个多音、多义字。其中最常见的两个用法,一是洁净之意,其读音为“洁jié”,现在简化为洁;二是度量之意,读音为“絜xié”,现在没有相对应的简化字,仍然用作“絜”,如古汉语中有度长絜短、较短絜长等成语,用的就是这一层含义。

  而对于千字文原文的理解,女慕贞絜之絜是没有疑议的,就是纯洁之洁。而纨扇圆絜之絜,到底是纨扇圆絜(小巧之意)、还是纨扇圆洁(洁净之意),从来都没有纠缠清楚。显然的,还真不见得就能认定它们是重复的。

http://s9/mw690/006lPOtVzy7mVHzf0Ja88&690


  以上是“涓水归川”的考证结果。其实,还有一个字在现行的刊印是重复,就是“并”字,也是因为汉字简化合并造成的。

  “并”:百郡秦并;并皆佳妙

  “百郡秦并”中的“并”字,古今相同,意思是兼、合之意。下边我找到的怀素和尚草书拓《千字文》的字帖图:

http://s8/mw690/006lPOtVzy7mVHC1hDV27&690

  “并皆佳妙”中的“并”字古字应为“並”,意思是相挨着,一齐,后与“并”合为一字。

http://s4/mw690/006lPOtVzy7mVHEpEeDc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