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诗是不是诗?
文 /
陈默实
首先说明三点:
1、标题是个病句,是矛盾的,既然定义为诗,那还怀疑什么呢?但从目前中国诗坛来看,还真是个问题。
2、口语也可以写出好诗。
3、乌青《对白云的赞美》不能算是诗。
近期诗坛对“乌青体”炒得沸沸扬扬。乌青《对白云的赞美》是十多年前的旧作,没什么影响,乌青也没什么影响,不知咋地,被翻了出来,在影响不太好的“梨花体”的掌门人等人的鼓动下,一下子红起来了,红得莫名其妙。“梨花体”终于找到了一个垫背的。
《对白云的赞美》全诗如下: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聪明的读者,你读出什么了吗,除了白云很白以外,他告诉了我们什么。其实这首诗早就被有识之士列为垃圾诗了,诗人唐朝把它列为垃圾诗的第二首。
“梨花体”掌门人如是推崇:“众所周知,写白云的诗歌,我们看得太多了,白的像这个像那个,再附加纯洁圣洁之类的想象,俗套矫情的不得了。所以当时我看到乌青这首诗,立即惊为天才之作,极其喜欢,赶紧地放进我编辑的杂志及各个诗歌选本里面去。可以说,这样的诗歌是对以往过度修辞、故作高深、拗口诘牙的诗歌方式的一种反拨,是对宏大叙事和假大空的主流话语体系的一种颠覆,是对一切所谓所指、能指、诗意、寓意以及强加给白云的陈词滥调的比喻的彻底剔除。这样用全新角度和方式写白云、用稚拙原初的语言进行探索、让诗歌回归本源和本质的作品,我们如何不欢迎呢?”
我真糊涂了,诗的本源和本质是这样的吗?
汉诗起源的《诗经》中成就最高的就是“风”诗,“风”就是以口语为主,其中最典型的应是《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简单、重复,真如《对白云的赞美》,但认真分析,确有本质的不同。
“采采”二字,就是“采而又采”,第二句,“薄言”又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诗意是浓郁的,意味是深长的。
从楚辞开始,文人诗得到发展,但逐步进入形式主义,追求词藻的华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到六朝时,终于走向奢靡奇谲的死胡同,于是唐朝白居易等人倡导了著名的“新乐府运动”,对六朝以来奢靡文进行反对,提倡清新、自然、朴素、口语化、言之有物的诗风。
唐诗中,影响较大的,在当时也可以说是口语诗。
以前我写过一篇短文《最高的艺术出于自然》,大力提倡口语诗。曾看到一则资料,通过问卷调查,香港群众最喜爱的十首唐诗,依次是孟郊《游子吟》、杜牧《清明》、李白《静夜思》、王之涣《登鹳雀楼》、李商隐《登乐游原》、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悯农》、李白《早发白帝城》、贺知章《回乡偶书》。
这些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1、篇幅短小,易于记忆,这些诗无一首长诗,最多40个字,精华都是浓缩的。
2、语言浅显、明白晓畅,便于理解,不论文化修养如何,一读就懂,一听就明白,可以说,完全是诗歌形式的口语。
3、节奏明快、顿歇明显,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
4、抒情性强,直入人的心灵。
5、概括性强,表现的内容、抒发的情感都有代表性,既是个人真情的流露,又表达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具有广泛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以来,也经历了多次的拨乱反正,这里不再赘述。朦胧诗以后,早就有人提倡口语诗。印象较深的有梁晓明的《各人》:
你和我各人各拿各人的杯子
我们各人各喝各的茶
我们微笑相互
点头很高雅
我们很卫生
各人说各人的事情
各人数各人的手指
各人发表意见
各人带走意见
最后
我们各人走各人的路
在门口我们握手
各人看着各人的眼睛
下楼梯的时候
如果你先走
我向你挥手
说再来
如果我先走
你也挥手
说慢走
然后我们各人
各披各人的雨衣
如果下雨
我们各自逃走。
韩东《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你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
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起码应该有诗的特点,诗的韵味,诗的意义。这些诗歌,虽是口语,但耐人寻味,是好诗,所以说,用口语是可以写出好诗的,且用口语写出好诗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乌青《对白云的赞美》能够给读者留下什么?有人说,读这诗,还不如听听窗外的几声鸟鸣。
诗人梁文权也说:说白云很白不是诗,说白云很黑才是诗。对于如此小儿科的东东,我简直无语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