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设计---从概念的发展到模式的形成
(2017-09-12 07:53: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1、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设计源于美国,20世纪杜威和桑代克最早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构想,但直到60年代末其基本理论方才成形,主要有两个根源:系统工程学和行为主义理论。
70年代至90年代,教学设计理论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教学设计模式,典型代表有: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梅里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赖格卢斯的精细理论以及斯坎杜拉的结构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学设计引入我国。
9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出现多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系统论的发展,如混沌论对教学设计研究产生影响;认识论、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整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学习者学习的建构主义环境;关注教学设计自动化的研究;重视教学设计理论的整合研究。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教师运用系统方法,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学习行为目标、学习特征,学习环境等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制定教学流程、教学效果评价等,以达到最优化的编制课堂教学预案的过程。
(1)教学设计是以关于教和学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的。
(2)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和设计观为指导,探索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案,目的是实现效果好、效率高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
(3)教学设计是一种产生学习经验和学习的环境,提高学习者获得特定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4)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学科性、决策性的研究活动,它是背景范畴、经验范畴和组织化的知识范畴三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
(5)教学设计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交往性,受到背景因素、社会因素、教学设计者、实施者、学习者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
4、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教学设计的步骤,并对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特定的指导作用。
(1)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核心要求
瑞达.瑞奇总结了系统设计过程的六个核心要求:
·
·
·
·
·
·
上述要求既可以适用于整个教学项目的设计过程,也可以适应于设计某一特定目标的教学过程。并且瑞奇认为当这六个核心要求与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相结合时,将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2)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类型
主要由过程模式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决定的。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
·
·
(3)教学设计模式的新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反映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受到极大的关注,如:基本目标的教学设计模式、抛描式教学设计模式、基本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它们都有相应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