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徐新勇

(2019-11-05 00:05:14)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百家争鸣

市一小“课堂教学视导活动总结暨培训会”上的主题发言

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

徐新勇  陕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学  725000

    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成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矛盾。集团化办学目的就是推进城乡或区域的教育统筹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徐新勇

安康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0188月成立以来,在“和谐校园幸福课堂”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秉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核心观点,在发展战略上坚持优势均衡,在资源管理上强调资源整合,在内涵发展上实现多元共赢,经过一年多时间,学校现在已经发展为“一校三址”,现有教职工308人,学生6000余名,市一小集团化办学一年来,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积极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向好。

安康市第一小学一年多来的集团化办学实践充分说明,集团化办学不是将集团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稀释,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使集团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师力量发挥“造血功能”,在充分发挥辐射作用的同时,能够向新的高度攀升,并使集团的整体教育水平都能达到甚至超过原有优质学校的水平,从而“孵化”出更多优质学校,满足人名群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在负责教育集团教学教学管理中,我充分认识到,集团化办学是一个着眼于均衡发展而立足于提升质量的教育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集团化办学的首要目标,高质量是集团化办学的生命。

市一小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率先在全省建成省级三级三类教师骨干体系。各类骨干、名优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2%

集团化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深入,原校的优质师资不可避免被分散到各校区,学校原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稀释,一大批新入校教师也使学校的教师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挑战,教育教学质量受社会各方面高度专注。

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成了提升教育集团教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迫切要求,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徐新勇

一、打破行政壁垒,统一集团化办学基本运行规范。

首先要解决是如何对三个校区进行统一管理,以保证集团化办学的顺利推进。

集团校利用全体教师大会,组织三校区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进行课程理念、教材教法、教育教学常规等培训,增进三校区教师对市一小教育集团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教育价值追求的了解和认同,引领全体教师教把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服务于集团覆盖地区的群众,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但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集团校应出台教育集团章程,对集团架构、组织保障、发展目标、实施步骤、议事规定、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学常规等作出规定,指导集团校发展。

二、尊重校际差异,营造“各美共美,多元互融”发展生态。

市一小教育集团以“和谐校园 幸福课堂”为理念,在三校区统一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同步实施,同步管理,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让各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各美共美的发展愿景,是集团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校区以教育科研和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力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如校本部以课题研究、校园足球、劳技等活动为特色,高新校区以“红领巾法学院”、书法、CPU社团为特色,红星校区结合校情开展学生腰鼓、道光书院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集团化办学共性教育管理过程中,打造各校区教育特色。

三、开展常态化交流,激发集团教师内生动力。

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别所在,市一小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规模和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等,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变量,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师教学水平入手,全方位制定策略,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一方面,集团内通过搭建平台,开展教师间共同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如利用王斌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教学能手工作站、少先队辅导员名师工作站等,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主题研修,教学研讨,读书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在集团内开展教师支教交流,教师走教制度,学生走学等,实现优质师资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促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精准教研,提升教育集团教学质量。

集团校内受多重因素影响,年级单班、双班的情况较为普遍,师生比表面达标,实际结构性缺编,如数学、科学、思政、音乐等学科,在高新和红星校区较为突出,同学科教师少,发展平台不足,影响正常教研活动,为此,集团校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精准教研,促进教学教学质量提升。

(一)开展特色研修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在各校区开展“合作伙伴”“专业时光”“微讲堂”等日常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融合式集体备课。高新、红星两校区自身发展环境、发展需求不同,在各自发展中多接触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学校,会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理念产生碰撞,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及方式的转变。两校区地理位置较接近,集团校为此要求两校区一体化教研。

开学初,红星校区全体教师就走进高新校区创新性开展“融合式集体备课”,两校区教师进行深度的教学交流,两校区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教学观念或态度的倾向上趋于协调,从而达到融合的状态;制度化的长期融合,有利于两个校区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教育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幸福感提升。

(三)集团校科研共研共享。发挥集团校优师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在集团校开展省市级课题研究和工作坊站活动,本年度7个市级课题课题组成员来自三个校区,共同研究课题,定期开展课题实验,进行课题交流,及时总结分享研究成果,同步提高集团校的教学教学质量。

(四)课堂教学视导活动。为规范教育集团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幸福课堂、智慧课堂,本学期集团校开展课堂教学视导活动,活动贯穿整个学期。规范教师课堂教学,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提升教育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聚焦在三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二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常规、学习方式和学习质量提升;三是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全面指导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参与研究教材、分析学情,指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纠正、强化、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

    安康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为安康乃至全省的集团化办学做出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广发关注。但离社会的期待,人民期望还有很远的距离,特别是如何提升教育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各校区教育特色,使教育集团成为和谐共生的大家庭,这是我们仍要长期积极思考,加倍努力实践探索下去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