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王 彦

(2016-01-21 23:44:37)
标签:

365

分类: 教海拾珠

该课获得“安康市第六届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4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安康市第一小学  王彦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校本教研内容。

教材分析

4的倍数的特征》是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而自主研发的内容,本课内容是由教材第13页第12题拓展而来。

4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倍数的概念以及掌握了23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对比、思考等数学活动,渗透类比迁移、归纳、推理、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通过“发现特征——猜想——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的学习过程,逐步揭示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初步渗透类比迁移、归纳、推理、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4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4的倍数的特征。

2、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的倍数。

3、培养合理推理的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比较等活动经验。

4、使学生在探索4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的倍数,要看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的数学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猜一猜:下列各数分别是几(253)的倍数?说一说你的理由。

2、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的倍数呢?4的倍数又有什么特证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4的倍数的特征。(揭示、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发现特征

①在百数表中找出4的倍数。

②猜想:4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自主判断。

③观察4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

④全班交流讨论。

2、探索规律

①引导观察:发现4的倍数与2的倍数的联系。

②猜想:如果一个数是2的偶数倍,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③验证:不是4的倍数的数(举例验证)

总结:不是4的倍数的数,就不是2的偶数倍。

④验证较大的数。

⑤能不能找到一个数是2的偶数倍,但不是4的倍数?

进一步确定:如果一个数是2的偶数倍,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3、质疑

我们在利用刚验证出的结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的倍数时,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判断较大数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4、归纳特征

①结合百数表中4的倍数,仔细观察已经验证过的4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可以在百数表中4的倍数的百位、千位、万位等添上数字让学生判断)

②猜想:一个数的末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③验证(学生找出大量的例子,同时又找不到一个反例)

④得出结论:一个数的末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⑤比较两种判断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方便?(随便写几个数让学生快速判断它是不是4的倍数。)

三、巩固提高

1、变魔术。请在方框里填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4的倍数。

25           574        46   8        3716

2、明辨是非。下列说法正确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2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 )

②个位上的数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 )

4的倍数一定是偶数。                              ( )

3、母亲节到了,小文给妈妈买了一些郁金香,每枝郁金香4元,小文付给店主50元,店主说刚好,你能很快判断店主说的对吗?

四、揭示真谛

1、同学们,我们已经验证了4的倍数的特征。那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的倍数,要看这个数的末两位呢?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对于三位或三位以上的整数都可以写成: 100m+10a+b 任何一个多位数,除开末两位,都可以看成若干个百。举例说明:345618=100×3456+18

 12345 =100×123+45(也可用摆小棒的方法)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拓展: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把你探究的过程写一篇数学日记。

七、板书设计:

                      4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是2的偶数倍,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对“倍数特征”规律探究的系统认识增设的。它能帮助学生巩固在“253的倍数特征”学习时建立的研究方法结构,形成数学规律探索的常规研究模式。在教学时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合理运用猜想,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借助实际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操作理解问题、探究规律;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出的结论和发现的规律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及时启发和帮助,并很好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探究和发现;在学生初步发现了规律后,教师启发学生用较为准确的文字语言表示,进而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总结,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再次,通过正、反两方面验证规律,给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由特殊到一般、举例验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最后通过三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也有较大的收获。

综上所述,本节课运用新课程理念,充分考虑数学的本质和特征,让学生经历“利用百数表初步发现规律——拓宽数的范围验证规律——总结‘4的倍数的特征’——应用特征解决问题——初步了解蕴含于特征中的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一步一步探究出4的倍数的特征,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和落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