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要发挥清洁能源富集的优势
(2024-11-22 16:01:36)
标签:
杂谈 |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资源富集,作为清洁环保的新兴能源,青海具有得天独后的发展优势,全省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装机规模可达30万千瓦。其中,太阳能资源10亿千瓦,风能总储量超过4亿千瓦,水能资源总蕴藏量接近2400万千瓦。
青海省是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大省,清洁能源发展的多项指标处于中国领先地位。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近年来青海省发挥清洁能源富集的优势,综合开发利用水能、光能、风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清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青海省最具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青海省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的省份,这几年在清洁能源方面发展成就比较显著。截止2024年10月,全省的清洁能源装机576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4313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装机占比双主体,全省的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2.7%,今年已经向15个省区市外送绿电2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8%,助力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以上。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青豫直流最大运行功率达到600万千瓦,累计外送电量超过500亿千瓦时。近两年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青海加快建设,海南州戈壁基地和柴达木沙漠基地9250万千瓦新能源也已纳入国家规划。海西柴达木沙漠基地送电广西工程、海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分别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开工建设类和提前储备类项目。另外水电和抽水蓄能项目也在稳步推进,电网骨架不断扩大,黄河上游装机规模最大的420万千瓦拉西瓦水电站,世界最大双排机布置的200万千瓦李家峡水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同时在建的玛尔挡、羊曲两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预计年内全容量并网发电。大通桥头198万千瓦火电项目、格尔木132万千瓦火电项目加快建设,德令哈132万千瓦火电获得核准。3个76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开工建设规模居西北五省前列。青海电网新能源出力达1611.7万千瓦,创今年以来第7次新高,超过当时全网用电负荷1226.7万千瓦的1.3倍,占当时全网总出力1912万千瓦的84.3%,实现了在全国领先。在新能源电站务工的收入和征地收益已经成为海南州农牧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形成了“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一批光伏牧场逐步建成。以“光伏+”项目驱动生态治理,海南州的沙化土地减少了1.49万公顷,植被覆盖度达到80%以上。
青海电网已经成为全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依托光伏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青海已构建了集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逆变器、光伏支架等为一体的研发制造产业链,有效地提升了新能源行业的装备水平。亚洲硅业、丽豪、高景、阿特斯、晶科、天合光能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光伏制造企业进驻青海,光伏制造产业已经形成了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及电站建设的全产业链,清洁能源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了实施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青海充分发挥清洁能源的资源优势,以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己任,稳步推进黄河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积极推进光伏和风电基地化、规模化的开发建设,形成以海南州、海西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为依托,并辐射海北州、黄南州的新能源开发格局,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全省风电、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4亿千瓦,为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努力作出青海的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