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各代纪年明确夏朝文明
(2024-10-16 10:58:50)
标签:
杂谈 |
夏朝(约公元前270—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然而有明确纪年的历史迄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商朝我们有甲骨文、司母戊(wu)鼎等一系列文明的标志,周朝更是有诸多的历史证据,唯独夏朝缺少强有力的证据来证实夏朝文明的存在,中国古书记载的上古时期的确切年代,只能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再往上就存在着分歧,此前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虽然记载于《史记》中,但相关年表中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有王无年”,成为中华史的一大缺陷,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不正常现象。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过,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虽然其中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比较模糊且又不一致,在《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的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表,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针对的是对夏朝的研究。1996年5月,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举全国之力横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7个重要领域,使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来研究夏商周这三个历史时期的确切年表。历史学家将以历史文献为基础,把中国历代典籍中有关夏商周年代和天象的材料,尽量收集起来加以分析整理;天文学家要全面总结天文年代学前人已有的成果,推断若干绝对年代,为夏商周年代确定科学准确的坐标;考古学家将对和夏商周有密切关系的考古遗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相对年代系列和分期;在测年科学技术方面,主要采用碳14测年方法,包括常规法和加速器质谱计法。通过集中这些相关学科的优势,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对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2000年11月《夏商周年表》正式出台,这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具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这个年表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余年的三代历史年代框架,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约在公元前1046年,《夏商周年表》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古代纪年中的一段空白,使中华文明史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夏是上古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联盟,由十多个姒(si)姓部落所组成,夏侯氏在这些部落中居于领导地位。禹的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叫文命,夏后氏,上古时期夏后氏的首领,史称大禹、帝禹、神禹。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zhuanxu)的孙子,鲧(gun)的儿子,母亲为有莘氏之女,禹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君王,成为上古时代传说与伏羲、黄帝比肩的圣贤帝王,是上古时代治理大洪水的英雄人物,也是夏朝的开国君王,他划定了九州,建立了夏朝,后人尊称为“大禹”。大约在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了很大的水患灾祸,老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禹之父鲧负责治理洪水水患,鲧用在岸边设置河堤的办法来堵住洪水,但洪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鲧治水失败后,由其子禹继承父业主持治水大任,禹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以往“堵”为主的办法,通过理通水路的方式,凿山开渠疏通壅塞,彻底疏通了九河,体现出他具有带领民众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治水13年,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大禹治水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大禹因治理水患有功,得到了众多部落首领的支持和拥护,接受了帝舜禅让而继承帝位,成为了诸夏族最高的领导者,并逐步建立起了夏族王权,定都阳城为都城,国号为夏,分封帝尧之子丹朱于唐国,分封帝舜之子商均于虞国,集天下诸候供奉的青铜,铸成了九座大鼎,象征着天下为九州。夏朝的政治制度以君主制为核心,国家权力由君主世袭而来,夏朝的社会结构分为君主、诸侯、官员和普通百姓等不同的阶层,君主和诸侯享有特权和权力。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夏朝时重视水利建设,修筑了许多灌溉渠道和水利工程,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人们从事纺织、陶器制作、铜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出各种日常用品和工艺品,在夏朝的文物当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夏又称华,合称华夏,《说文》述,“夏,中国之人也”,是指认同夏人和继承夏文化的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自禹至桀,共历14世,传17君,约500年。夏朝的统治疆域按《史记·六国年表》:“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里所说的江是指古代豫东平原的一条沟渠,济指济水,发源于今河南济源,东流入海,河即流经河南、陕西、山西的黄河,淮即淮河。由此可知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是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黄河。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就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禹州一带。夏朝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它标志着中国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它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使华夏民族加速了整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