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个穴位管全身: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2016-03-21 10:36:58)
标签:

杂谈

中医有个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首歌诀出自明代的《针灸大成》里面介绍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个穴位。这4个穴位主治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全身诸多病症,不论虚、实、寒、热皆可选用。

 肚腹三里留 

    “肚腹三里留”是说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的作用,善治各种胃肠病症,并有很好的预防及减轻发作的作用。同时对循环、免疫等系统有良好的双相性影响,可用于防治中风、提高抗病能力、改善疲劳状态,是全身的强壮、保健穴之一。由于穴位在小腿,还可用于下肢痿痹、痠软,膝痛等症。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让患者将手掌横放于膝下,食指置于外膝眼的边缘,同身4横指(食、中、无名、小指)的小指边缘即为3寸,再外开(与胫骨垂直)1横指即是。

 【保健应用】古人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之说。足三里穴最宜用灸法,古来就称灸足三里为“长寿灸”。常灸足三里能防治胃肠、心脑血管病,解除疲劳,预防衰老,益寿延年。或每天用刮痧的补法刮拭本穴,以局部发红为度,也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对于胃脘痛、腹胀、便秘,以及下肢痿痹等,还可以采用按、揉、叩击足三里的方法。 

腰背委中求

    “腰背委中求”是说委中穴具有疏调膀胱经,善治腰背疼痛等病症的功效。同时,由于委中穴位于膝后的腘窝中,可用于下肢痿痹等病症。 

【取穴方法】俯卧伸足、膝关节微屈,或正坐垂膝。在腘窝横纹的中央。

【保健应用】委中穴是从腰背下行的足太阳膀胱经两条支脉的会合之处,对因风寒、扭挫等出现的脊柱两侧疼痛为重的腰背实痛效果较好。疼痛重者,可由他人用揉、按法,也可用刮痧法(润滑油以药酒或红花油为佳)治疗。日常保健,可自己取坐位揉按委中穴,对下肢酸麻、腿脚无力等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委中穴处血管丰富,也是急性吐泻、发热等急症的刮痧常用部位。

头项寻列缺 

列缺穴有疏卫解表、清肺热、宣肺理气利咽、通经活络、利水通淋等多项功效。当人感到头晕目眩时,刺激列缺穴,能很好地使人清醒。

【取穴方法】俯卧伸足、膝关节微屈,或正坐垂膝。在腘窝横纹的中央。

【保健应用】 

面口合谷收

    “面口合谷收”是说合谷穴具有疏调面部经气,善治头面、五官部(如头、面、耳、目、口、齿、喉、鼻)病症功效。古代即有“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之说。同时,合谷具有既可发汗解表、祛风止痛,又可固表止汗的双相性作用,并可以缓解上肢、颈部、上腹部等部位的疼痛。 

    【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尽出即是。

    【保健应用】对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鼻衄、耳聋,面瘫、面肿等头面五官诸症均有治疗作用,并可用于外感头痛、恶寒发热、无汗或多汗等症。可以采用按压法,按压时宜偏向第2掌骨侧,以局部出现酸麻重感即可。每天按压35次,每次57分钟。也可用艾条灸,每天12次。古代文献中对合谷穴多有“孕妇禁刺”的记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