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节》教学设计

(2016-12-16 14:36:18)
分类: 教学设计
http://s1/large/006lpGRozy77esEWw5gf6

     《中秋节》教学设计 
                                                        涡阳县店集学区中心小学    程建业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能知道月相的变化,了解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3、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获得情感的熏陶。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从学生年龄特点来看,喜欢在活动中获得感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认知水平上看,收集资料的能力弱,对公历和农历的知识不清楚,不了解中秋节的知识,但是调查询问家长或者长辈,而获得知识比较容易,对于传统文化的节日是学生愿意去了解的,课堂上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进行体验,观察,更容易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重点难点]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能知道月相的变化,了解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3、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获得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古诗词背诵
        通过背诵几首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领会文人墨客赏月思念故乡的心情,提高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开展
        1、了解“月”字的意思
        通过出示象形字“月”字的造字本意和演变到楷体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月字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而造出的文字,与相关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初步了解中国的公历和农历区别
        (1)讲解月相图,引出公历和农历的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和农历的区别,并能从日历中找出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2)利用PPT找一找2015年和2015年的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3、理解中秋节也叫仲秋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两个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不同说法,明白仲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的意思;让学生了解中秋节是秋季的中间,是丰收的季节。
          4、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1)中秋节的由来
          讨论和交流:
            交流讨论课前同学们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2)中秋节的习俗
          活动一:说说自己家过中秋节的事
        中秋节家人们一起赏月、吃月饼、吃水果、吃团圆饭,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活动二:说说其他地区过中秋节的方式。
        个别汇报,如:放河灯、舞火龙、歌舞表演、诗歌会、烧斗香等等。
        活动三:读教材P38了解厦门小朋友怎么过中秋节?
        教师再向学生展示厦门的中秋节习俗“博饼”,让学生了解厦门的中秋节风俗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频)
        活动四:海外的有些华人如何过中秋节?
        通过视频展示,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节日,不仅仅是在中国的人要过,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也要过中秋节,一起来庆祝团圆。
        5、品尝月饼、分享节日的快乐
(1)在中秋节最有特点的饮食是——月饼。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让学生了解月饼很像月亮,有团圆的寓意。
(2)边品尝月饼边观看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一起来感受大家庭的团圆甜蜜。
        三、总结和提升
        同学们我们今天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许多文人都愿意在中秋之夜赏月和吟诗诵赋,课后我们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下节课再来展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