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核心素养解读——探讨与总结
(2019-05-26 20:46:38)
标签:
课题研究 |
分类: 教育课题研究 |
5月6日中午,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汾阳市教科局教研室张晓春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一文,就文中提及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与绘本阅读教学进行了有效地整合。课题组成员就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目标、任务设计进行了有效地探讨与总结。
首先,小学阅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小学阶段,我们需要认清楚以下3个与教学有密切关系的“读”。“认读主要是认读单词,是看见一个单词以后知道它的意思,不一定朗读出来,可以不出声,如duck我知道是鸭子意思就是认读了。朗读就是念出声来,既可以读单词,也可以是朗读句子、课文、故事,都叫做朗读。念出声来的目的不是去理解,而是练习语音、语感,为将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做一些准备。阅读严格来讲是silent reading,或者是默读。它实际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内容,或者是从文字中获得信息。”(程晓堂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资料)。
从以上结论中看出,小学阅读的基本形式是:眼睛看,心里想。
其次,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随着国家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入发展,阅读教学应追求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王蔷教授认为: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阅读能力包括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文化意识。阅读品格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因此,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绘本阅读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树立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情感
兴趣、自信心、成就感
2.培养学生能够读通读懂阅读材料的能力
读通要正取认读词汇句子
读通要有感情流畅地朗读
读懂要观察理解插图内容
读懂要结合插图理解大意
读懂要获取基本信息(知识、文化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行为和习惯
自主、音素、意群、问题意识、体验等
所有诸如此类的目标,最后都需要实施,如何做好任务设计?接下来课题组成员就《鲁滨孙漂流记》的任务设计案例展开了探讨:
学生体验robin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激发孩子们对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兴趣;提高故事的趣味性,克服部分词句带来的读文困难,增强阅读自信心。学生自读或寻求帮助,正确认读本课时的词汇和句子。(play、letter等);
学生听并有感情地朗读本短文(大约58词左右,clpl);
借助图片(教师补充)学生对鲁滨孙的荒岛生活状况有大致的了解;
借助图片读文学生对鲁滨孙性格特点、交友等进一步理解;
读文后能提取出鲁滨孙生活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法,孤岛求生、乐观向上的句子,感受他的精神文化;
通过自读、合作交流、完成文后练习等活动,体验文本内容主题,获得读文的愉悦体验。探讨提问,如他如何去的岛上?吃些什么?野人朋友为什么叫星期五,对西方文化中名字的来源产生兴趣。自主地说一说、写一写对他的寄语,用漂流瓶等方式表达自己真诚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
能用P5P
总结,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实施好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任务。采取智慧教育的新思想,以智学英语和智教英语的新姿态,挖掘好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渠道。在合理的目标框架下,扎实处理好教学结构的“前中后”关系,以求达到润物细无声。避免过多的“假活动”和学生“假学习”干扰,学会为自己的课“减肥”,积极探索阅读教和学的新型模式。培养学生真正地“学说人话”,而不只会机械背诵“教材语言”,注重思维与语言的意义作用,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