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九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08-12 16:52:02)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接下来我们就玩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想请两名同学作老师的助手,一起合作完成。谁愿意来?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讲台。
教师(呈现两张卡片,背面向学生):另外,这个游戏还有两只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参加。教师将两张卡片分别交给两名学生,两名学生将卡片拿在手里并放在背后,不要让其他同学看见。
教师: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它们分别拿的什么卡片,看谁猜得最准。
学生乱猜。
教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呢?请听老师的提示,他们手里拿的分别是金丝猴和国宝大熊猫。请你猜猜谁拿的是金丝猴,谁拿着大熊猫?
学生再猜测。
教师:请听老师第二个提示,A同学拿的不是大熊猫。你现在能猜出来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了吗?
学生:因为A同学拿的不是大熊猫,那么大熊猫就在B的手上。
两名学生亮出图片,揭晓答案。
教师:很好,我们刚才在游戏中顺利地猜出了两名同学手里拿的动物卡片。那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对,这就说明在猜的时候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
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教师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动态呈现例1。
先出示例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和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教师: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教师:到底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学生活动,汇报
4.总结时求同引思
教师: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
以此使学生体会:推理首先应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教师: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也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应用提升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有方法地去猜测和推理,你们还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第109页“做一做”
第1题让学生读题后在教科书上完成,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第2题完成后重在让学生思考“你先确定谁的班级?为什么?”
2.巧妙破密码
保险柜的密码是从2、6、8这三个数中选出的数组成的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都不是6,而且十位上的数要比个位上的数大,这个密码是多少呢?
3.创设游戏
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组拿出3件学习用品(铅笔、橡皮、彩笔等),小组内的学生共同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先在组内玩,然后在全班表演,请同学们猜一猜。
四、全课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多“猜一猜”的游戏,这些都是最简单的推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稍复杂的推理。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你们一定会利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课题:推理——数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用推理解决一些简单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从而经历稍复杂的推理过程。
2.让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调整,学会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进一步体验推理的作用。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及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介起源绍、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老师也喜欢玩,今天老师将为你们介绍一款全世界的聪明人都在玩的数学游戏——“数独”游戏。(板书:数独) 师:看到这个名字,你想到了什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数独。(介绍数独。观看视频。)相信同学们玩后,也会成为聪明人。想变聪明吗?接下来,跟着老师从最简单的类似数独题入手,好吗?
二、激活经验,作好铺垫
1.下面的方格中只能填1~4四个数,你能很快猜出A是几吗?
2.哪一个表格中可以直接确定A是几?
3.填数游戏。出示游戏规则,让孩子感知其中的奥秘。
4.教师小结,我们在推算第四个数的时候,哪行或哪列空格里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我们就能确定第四个数是几,而空格越多的,我们越无法确定。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种数学思想来揭秘数独游戏。
三、问题导思,领悟新知
(一)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先呈现例2的文字信息,再呈现表格。 (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师:仔细读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每行、每列都有1到4这四个数。 生2:我还知道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B应该是几?
师: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呢?
(三)动态演示,再次理解问题。 师: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
2.引导学生发现:哪一行或哪一列出现了哪三个不同的数?(A所在的行和列)
3.推理明确:A的竖列另两格分别是1和3,A可能是几?(2或4)再看A的横行另两格是B和2,A只能是几?(4)
4.将数字填入表格。
5.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自主探索B是几,并将数字填入表格。全班交流说说怎样确定B是几的?
6.根据刚才推算的方法,你能填出其他方格中的数吗?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体会推理方法。
7.师生小结,明确思路:先找已知三个不同数的,确定第四个数,依次推出结论。“数独”的魅力在于它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充满着神奇和挑战性。让我们再来挑战好吗?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10页“做一做”。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6题。
五、有趣的数独介绍。
六、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