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04-18 19:41:16)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立志”为主题,教育学生从小确立远大目标和志向并为之努力学习 ,不懈追求,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书写19个生字,认识30个生字。

3.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

4.了解神话,初步知道神话的特点。

5.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讲故事的能力。

6.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与信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课文,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人性格。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课题:9一定要争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学习本文围绕一个意思,选择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格方法。

3. 学习童弟周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和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会童弟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又是怎样勤奋学习的;新课      

3.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读文预习:

1.解题。

课题中的中心词是哪个?怎么理解?

争气是中心词,其义是发愤图强,不甘落后的意思。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

2.简介人物。

童弟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在比利时留学时获得博士学位。他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地战斗在科研第一线。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检查与学习要认的字:

1.出示要认的字,同桌之间交流预习的识字成果

2.质疑识字,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 小组抽读,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好“卵、贫、剥”的字音。

4.提醒注意“洲、授、膜”属于形声字,还可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指导记忆。

三、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的笔画,注意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写这些字时应注意左右比例。

“旧、跟、技、决”要写得左小右大。“败”字左右边相等。“争、术”笔画要舒展,“苦”字中的“古”的横要长,显得比较平稳。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本课生字

二、精读感悟课文:

1.指名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几次写了“一定要争气”,找出写与童弟周争气的两件事相应的段落。(1—3段写童弟周因家里穷,上中学迟,基础差,但渴望学习、刻苦学习争气的事。4—6段写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

2.品读课文中写童弟周第一次争气的段落。

1)指名读课文,读准儿化音点儿X|k |B|   .  c|O |m

思考: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部分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想法四层意思写的。)

2)文章一开始写童弟周童年的穷苦生活与什么有关系?(童年的穷困生活,使他失去学习的机会。这是他文化基础差的主要原因。)

3)默读第2自然段,说说童弟周为什么要争气?(同时理解基础考试成绩退学等词语)

重点理解文中的三个字的意思。

17岁才进中学:这个刚刚讲,说明他上中学很晚。

平均成绩才45:这个只有讲,说明成绩很差。

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这里的只好讲,突出了勉强的程度,反映出他能跟班试读,机会来的不容易。

总之这三个字突出了童弟周上中学时学习基础很差。

4)童弟周是怎样争气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发愤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更加发愤等词语来体会童弟周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5)童弟周努力的结果如何呢?(抓住终于体会成绩来之不易,是发愤学习的结果。)

6)在成绩面前童弟周是怎么想的?对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童弟周想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三要经过努力。这就是童弟周在短暂的时间内赶上别人的原因。)

7)小结。X k B  1  . c o m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童弟周在中学时代发愤学习的事。作者紧扣争气这个中心,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争气的原因、经过、结果叙述得非常清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注意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课文内容。

3.品读第二次争气的部分。

1)指导自学。

这部分与上一部分的写法相似,在阅读中注意找出这两件事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采用边读、边想、边划的方法。

自学提纲:

A、这件事写的是为谁争气的事?为什么要争气?

B、他做成功的是项什么实验?

C、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帮助理解。

A、这件事写的是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

当时遇到的困难比在国内读中学时大得多,家穷,国更穷、旧中国贫穷落后没有地位,作为中国人同样被人看不起。

重点理解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这里的争气要比前一个争气更加可贵。

B、这项实验是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的实验,外国教授做了几年没有成功的实验。注意体会不敢尝试

C、抓住瞧不起决心一遍又一遍不声不响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终于成功了等词语,体会童弟周一定要争气的可贵思想。同时理解实验”“需要”“耐心等词语。

4)体会童弟周最后想的一段话。

我们并不比外国人笨一定能办到这就是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事业都可以成功。

5)小结。

这一部分内容讲述了童弟周在国外留学时,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表现了童弟周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说明只要有了为中国人争气的志向,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能办到,外国人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四、总结。

1.课文中有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2.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课题:10立志造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

2.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合理的想象,发展想象能力;

3.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远大理想,并要为了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去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准确地理解“锣鼓喧天”等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重点之一,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理解课文内容时,重点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和实现造桥志向的。

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记叙我国科学家事迹的课文,你们还记得有谁吗?他们有什么品质呀?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课题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测识字:

1.读语段。

秦淮河上的一座桥塌了,好多人都掉进了河里。茅以升非常难过,从此,他默默立志造桥,发愤学习,成绩优异,仅留学三年就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著名的桥梁建设专家。

2.读词卡。

秦淮河    倒塌    发愤    优异    硕士    博士    桥梁

3.读字卡。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把准备书写的12个生字按结构类型分类。

2.背书写歌。      

3.指导书写。

4.按书写歌诀的要求独立练习写其余的生字。

四、指名读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生字

二、精读感悟课文:

    (一)第一个问题议论要点如下:

1.什么事?要讲清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1—3段,知道出事的原因是人多(人山人海),热闹(锣鼓喧天)。

3.茅以升听说出事后怎么样?理解吃了一惊”“非常难过”“仿佛看见反映了茅以升对这件事的关心。

4.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事?理解发呆,联系默默地看着想象:当时茅以升会想些什么?(立志造桥)

(二)第二个问题的议论要点如下:

1.9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读一句说一句的意思。同时理解词语。

2.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从此以后:指什么?留心是什么意思?各式各样用课文里的话讲。打量是观察、看的意思,上下打量是说观察的全面,收集是把分散的事物聚拢,凑在一起。细心收集是说把有关桥的资料不遗漏地收集在一起。

3.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这一段哪几句是写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23句)

2)第4句和第23句是什么关系?(总结)这一段前4句话以总————总的结构讲了茅以升立志以后,实实在在做了很大的努力。

3)这一段的第5句是讲什么?茅以升在立志后是怎样努力的?终于说明他成为建造桥梁专家的理想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谁能讲讲是怎样具体做的?

三、整体认识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化思想教育内容

1.读全文,谁来归纳一下茅以升是怎样成为桥梁专家的?(从小有志气;立志后努力实干)读课文中一句话来回答。教师讲明,文章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2.既然第9自然段是主要内容,第1—8段有什么关系?

四、拓展延伸:

读《阅读资源》中相关文章。

 

课题:小 溪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

3.体会小溪的性格特点,学习小溪不怕困难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

2.理解小溪与太阳公公对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让我们伴随着小溪坚定的步伐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景色吧?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

二、检查预习:

1.读文

1)整体感知全篇课文。

2)小组互动:

小组内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

2.识字

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小溪在不同的环境,看到了不同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2.太阳公公和小溪的对话你听明白了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要向小溪学习什么?

3.小溪要动身出发了,谁来送行?他们为什么要为小溪送行呢?

4.比赛朗读:美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读《阅读资源》中相关文章。

 

 

课题: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神话,初步知道神话的特点。

3.体会夸父为民造福,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是神话,体会夸父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板书课题,由课题提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

3.小组互动。

4.集体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

5.说说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6.指导朗读。

二、迁移练习:

1.检查识字。

1)巩固生字读音。

2)小组内认读,老师指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交流识字方法。

2.实践活动。

收集神话故事,开一次神话故事会。

三、拓展延伸:

读《阅读资源》中相关文章。

 

课题:能说会写  从小立大志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认识倾听的习惯。

3.通过讲成功人士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高远的志向,刻苦学习,不断努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把故事情节讲的清楚、流利、有感情。

2.培养学生认识倾听的能力。

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童第周茅以升等许多著名学者,课外大家也读了许多名人故事,搜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资料,今天我们就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2.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3.展示图片,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4.学生自由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小组介绍本组评选的故事大王。

2.畅谈感想。

四、总结。

1.同学门的表现。

2.明白的道理。

   

课题:能说会写  勇敢的小溪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

2. 学习评价、修改自己和别人的写话。

3. 通过写话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

2.学习评价、修改自己和别人的写话。

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播放动画,激情导入: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先自由阅读书上的提示,再指名读提示,想一想,提示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师生共同交流,明确要求。

三、引导想象,互动交流。

1.小溪走在远方的路上,会遇到些什么情况?请同学们快来想一想。

2.学生自由练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3.小组内汇报,互相说一说。

4.角色表演,激活思维。

四、理清思路,动笔写话。

1.由说、听、演、评向写过渡,完成教学任务。

2.把小溪走向远方的故事写下来应该注意什么呢?

课件出示写话要求。

3.学生自由习作。

五、展示写话,互评互改。

1.按写话要求,学生互评、互改写话。

2.自我修改。

3.同桌互评。

4.精彩语段回放。

 

 

课题:语文七色光五

教学目标:

1.练习使用词典,会用词典查找不理解的词语。

2.积累成语及名言警句,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程度的表达形式。

3.了解一些有卓越成就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4.展示自己的兴趣收集,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词典

教学过程:

一、第一项:练。

1.首先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2.让学生明确要求,横行成算式,竖行成成语。

(五)-(一)=(四)

               

(四)+(一)=(五)

                        

再让学生说出几个自己积累的带有数字的成语并写出来。

如: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3.让学生自由读、互相读这三个句子,感受这三个句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程度的不同进行排序。

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形势进行语感训练。

如:这首歌比较好听!

这首歌好听极了!

这首歌非常好听!

二、 第二项:知识窗。

1.读知识窗的内容,然后交流一下搜集的资料,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名人名家的生平和卓越成就,树立为理想而勤奋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学生发言。

三、第二项: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评议。

教师适当指导。

3.在小组内检查朗读。

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4.练习背诵。

5.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背得最好。

6.扩展知识面,背诵其他有关此方面的名言警句,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不要勤于积累,还要用这些名言警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1.课前收集自己喜爱的内容。

2.自己找伙伴交流,说说各自的兴趣爱好及自己收集到的喜爱的东西,并交流一下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

3.班长主持全班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表现自我的喜悦。

4.可以将自己在收集物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写在日记本上,课后小伙伴互相交流,或者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贴在自己喜爱的物品上和小伙伴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单元以“立志”为主题,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感受文中主人公立志努力的形象,并指导学生学会在读文会概括写人记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同学们掌握了一些方法。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以“立志”为题展开交际,一同学说:“我的志向上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军人,因为我的爸爸当初要考军校没考上,我要帮他实现梦想。”还有的同学说:“我要当体育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锻炼身体。”“我要成为一名画家,用我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我们快乐的童年”“我要当一名医生,像华佗一样的医生。”“我要做白求恩一样的大夫”……同学们的想法各有不同,并且表现出较高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