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二)

(2016-11-06 19:41:04)

单元课题

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本节课题

2、3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3、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的乘法口诀

2.会用2、3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记2、3、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二、自主探究2、3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教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这下可高兴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现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棵幼苗上有2片叶子,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2×l=2  1×2=2。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棵幼苗,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

2.教学例3

小组学习: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汇报

三、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2.做练习十一第1—4题。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同学们仍然对学习乘法口诀感兴趣,能够自已总结口诀,并加以背诵和应用,课上最欣慰的是在小组学习中,各小组能够真正动起来,像一个小班集体一样,有教有学有指导,学习氛围深厚。

 

   

 

单元课题

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本节课题

4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熟记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

一五(  )(   )  (   )(   得六      二二(   )(   

三五(  )(   )  (   )(   得二   二五(   )(   

学生模仿,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

 2. 口算               

二、教学例4。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板书: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 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

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5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2.做练习十一中的5——8题。

   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如果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认为有了前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本节课应该很轻松,可是到了课的最后,我却发现,有些同学对三四十二和四四十六掌握得不熟练,我只是纠正便下课了,我想这节课最大的失败就是应该提前注意到三四与四四是容易模糊混淆的两句口诀,若在总结口诀时就用小游戏或其他来突破这一难点,是不是会更好。

 

单元课题

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本节课题

乘加、乘减  例5

本节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星期天,小朋友们去游乐场去玩(课件出示4旋转木马的情景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每个旋转木马上坐几个小朋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有什么办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我们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教师在黑板上摆上4排小棒,分别是3、3、3、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解决过程。

   说清楚:

  (1)你想出了几种方法?

  (2)算式怎么列?

  (3)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1)师: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看懂吗?有什么问题要考考这些小老师吗?

(2)生生、师生相互质疑。

 4.结合磁铁分析意义:3×3+2就是求比3个4多1的数, 3×4-1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

 5.小结: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对同桌说一说算理。

    6.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7.观察比较,你喜欢哪个算式,为什么?(优化方法。)

三、巩固运用    

    1.小熊想把剩下的玉米分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够吗?(出示图片: 共5张桌子,其中4张,每张3只小动物,第5张4只动物)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2.买东西

东东去商店买本子。本子每本3元钱,他带的钱最多买2本,请问东东他可能带了多少钱?

    3.图中有几朵花?你准备怎么数?圈一圈,列个算式算一算。(出示一张图,里面有19朵花,学生圈的方法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了。)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同学们在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能够积极的选择各种方式来解决,而最值得欣慰得是,每个同学列出方法后,我都不急于定论,而是让同学们之间来评论,加深同学们对文字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课题

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本节课题

6的乘法口诀  例6

本节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6 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大家齐背1~5的乘法口诀。

 2.把乘法口诀说完整。

    (  )五十五    三(  )十二     (  )四得八

    (  )四十六   四(   )二十   (  )五一十

    (  )三得九   五(   )二十五   (  )三得六

 3.写出乘法算式。   

(l)5个3是多少?    (2) 4乘以5是多少?

 二、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6的乘法口诀”。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完成下表

鱼(条)

1

2

3

4

5

6

(个)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1)请你说说每一列是什么意思?分别表示有几个几?2)根据这个

   表你能够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6=6  

   1=6 2×6=12  6×2=12  3×6=18   6×3=18

   3.编口诀说给同桌听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诀

 4.游戏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l. 摆小棒。课本60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口答,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2.做练习十三第l~3题。

做第3题。让学生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四、总结:

    说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六的乘法口诀有六句,相对来说,学生的记忆难度增加,于是课堂上,我采用多放手,让同学们之间慢慢地整理口诀,并展开背诵,用孩子们之间可以听得懂的语言来记忆口诀,效果还不错,多数同学都已经熟练地记住了口诀。

 

 

单元课题

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本节课题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例7

本节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2—6 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1.开火车学生做6以内的乘法口算练习。

 2.出示练习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正准备盖房子呢。他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小象,帮他们运送木头,你们看他们来了!

   2.引导观察主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从图上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合作解决问题,这位同学提出了“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这个问题大家能够试一试,并把你的想法在4 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各组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2+2=6(根)

3×2=6(根)2×3=6(根)

    5.教师小结

     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请大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便?

三、巩固练习

1.课本59页《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的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课本60 页1~3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四、拓展性练习

1.填一填,再写出乘法算式。

2.1副手套有2只,5副手套有□只。□×□

3.1颗五角星有5个角,3颗五角星有□个角。□×□

4.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4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5.1个笼子里有3只小鸟,4个笼子里有□只小鸟。□×□

                图中有几个□?请你写出算式。

                把1、2、3、4、5、6、7、8这八个数填在下面的□里。

         □+□+□+□=18     □+□+□+□=18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什么时候可以用乘法,我觉得这和平时的教学中缺少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关,学生们对于乘法的意义掌握得还不扎实,应该多多根据题意动手摆一摆来帮助理解,灵活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单元课题

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本节课题

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 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2—6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并且还学习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一个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复习单元相关的知识

(一)复习乘法口诀: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卡我们先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出示卡片学生算出得数

    2.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算式都用了哪些口诀?

    3.出示乘法口诀。

4.学生试一试,把乘法口诀进行有序的排列,以方便背诵。

5.汇报摆法及想法。

6.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加深记忆。

(二)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65页第2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意义思,说一说主题图的含义。        2.让学生先独立进行解答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和理由。

                4.组织集体校正。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口算练习,组织完成66页第1、2题

   2.补充练习想一想算一算

四、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整理乘法口诀表时,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方法,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了这样的成功,让同学们再依据自己的顺序背诵时,效果更好了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