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二)
(2016-11-06 19:41:04)
单元课题 |
四单元 |
本节课题 |
2、3的乘法口诀 |
|||||||||||||||
本节课型 |
新课 |
|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知道2、3、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的乘法口诀; 2.会用2、3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熟记2、3、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
|||||||||||||||||
教学难点 |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
|||||||||||||||||
教学准备 |
班班通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二、自主探究2、3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教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这下可高兴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现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
教师板书。“2×l=2
2.教学例3 小组学习: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三、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四、小结作业:
|
||||||||||||||||||
教学反思 |
|
|||||||||||||||||
单元课题 |
四单元 |
本节课题 |
4的乘法口诀 |
|||||||||||||||
本节课型 |
新课 |
|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知道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教学重点 |
熟记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
|||||||||||||||||
教学难点 |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
|||||||||||||||||
教学准备 |
班班通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
一五(
三五( 学生模仿,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
二、教学例4。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
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 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 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一得一。”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5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2.做练习十一中的5——8题。
|
||||||||||||||||||
教学反思 |
今天的课堂上,我认为有了前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本节课应该很轻松,可是到了课的最后,我却发现,有些同学对三四十二和四四十六掌握得不熟练,我只是纠正便下课了,我想这节课最大的失败就是应该提前注意到三四与四四是容易模糊混淆的两句口诀,若在总结口诀时就用小游戏或其他来突破这一难点,是不是会更好。
|
|||||||||||||||||
单元课题 |
四单元 |
本节课题 |
乘加、乘减 |
|||||||||||||||
本节课型 |
新授课 |
|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
|||||||||||||||||
教学难点 |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
|||||||||||||||||
教学准备 |
班班通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有什么办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我们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教师在黑板上摆上4排小棒,分别是3、3、3、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解决过程。
3.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
||||||||||||||||||
(1)师: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看懂吗?有什么问题要考考这些小老师吗? (2)生生、师生相互质疑。
三、巩固运用:
东东去商店买本子。本子每本3元钱,他带的钱最多买2本,请问东东他可能带了多少钱?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上,同学们在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能够积极的选择各种方式来解决,而最值得欣慰得是,每个同学列出方法后,我都不急于定论,而是让同学们之间来评论,加深同学们对文字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单元课题 |
四单元 |
本节课题 |
6的乘法口诀 |
|||||||||||||||
本节课型 |
新授课 |
|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
|||||||||||||||||
教学重点 |
初步掌握6 的乘法口诀。 |
|||||||||||||||||
教学难点 |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
|||||||||||||||||
教学准备 |
班班通课件 |
|||||||||||||||||
教学过程 |
||||||||||||||||||
(l)5个3是多少?
|
||||||||||||||||||
三、巩固练习:
做第3题。让学生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
||||||||||||||||||
教学反思 |
|
单元课题 |
四单元 |
本节课题 |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例7 |
|
本节课型 |
新授课 |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 |
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提高解题能力。 |
|||
教学难点 |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2—6 的乘法口诀。 |
|||
教学准备 |
班班通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2+2=6(根) 3×2=6(根)2×3=6(根)
|
||||
三、巩固练习: 1.课本59页《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的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课本60 页1~3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四、拓展性练习 1.填一填,再写出乘法算式。 2.1副手套有2只,5副手套有□只。□×□ 3.1颗五角星有5个角,3颗五角星有□个角。□×□ 4.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4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5.1个笼子里有3只小鸟,4个笼子里有□只小鸟。□×□
五、课堂总结
|
||||
教学反思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什么时候可以用乘法,我觉得这和平时的教学中缺少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关,学生们对于乘法的意义掌握得还不扎实,应该多多根据题意动手摆一摆来帮助理解,灵活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
单元课题 |
四单元 |
本节课题 |
整理与复习 |
|
本节课型 |
复习课 |
|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 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
|||
教学难点 |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2—6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
|||
教学准备 |
班班通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并且还学习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一个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复习单元相关的知识 (一)复习乘法口诀:
|
||||
4.学生试一试,把乘法口诀进行有序的排列,以方便背诵。 5.汇报摆法及想法。 6.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加深记忆。 (二)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三、学习效果测评
四、总结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在整理乘法口诀表时,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方法,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了这样的成功,让同学们再依据自己的顺序背诵时,效果更好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