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与反思

(2016-10-05 09:57:35)

单元课题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题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型

     新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用尺画角。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教学难点

    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纸张、吸管等。

教学过程

预案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借助图形的知识和教材来学习角的知识,课堂上,我们一起认识角,找角、创造角、画角等,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使得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内容。

 

 

 

单元课题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题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型

     新  

 教学准备

班班通视频 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直角三角尺、课件、活动角、纸片。

 

教学过程

预案设计

一、 创设情境、动手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

角?谁展示你所制作的角,并说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感知生活中的直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交流发现并汇报发现。

(2)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我这里有一张纸,大家想一想,用这张纸能不能制作出一个直角?

(3)学生动手操作后进行成果展示。

(4)小结: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记得曾经教学直角时,我总是不能清楚地向学生说明白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这次讲课时,我先听同学们来表述,他说“这些角都是一条边是横着的,一条边是竖着的”在判断时,同学们会以边是不是斜了来判断角是不是直角,这让这节课变得轻松许多,有时,我们真该多多走进孩子的世界。

 

 

 

 

 

 

单元课题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题

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

本节课型

     新  

 教学准备

班班通 视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预案设计

一、 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1、 出示游乐场图片,谈话激趣

2、 观察图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 学生汇报引入“角”。

4、 (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

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二、主动探索,获得新知

1、请小朋友画一个你喜欢的角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就地取材。(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1、 汇报,说明分的理由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1)验证直角

师: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呢?(肉眼直接能看出的就直接判断,如模棱两可的就用三角尺德尔直角比一比)

(2)验证其他两类角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

(3给角取名

师1: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在很久以前数学家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锐角。(板书

师2: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数学家也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钝角。(板书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几类?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

1、做角:请小朋友快速地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给身边的同学说说:它是什么角?

2、举例:小朋友们做出了这么多的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随处可见,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角?

3、其实用我们人体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你能发现这个五角星上有几个角吗?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5、你们喜欢这些角朋友吗?可是它们迷路了(书第41页做一做2)

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同学们好聪明,能够运用手里的资源——折角直尺来创造不同的角,另外,课堂设计的我来比划你来猜,让同学们特别活跃,可更欣慰的是他们在开心的同时,却都能围绕三种角来做游戏。

 

 

 

 

单元课题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题

第四课时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本节课型

     新  

 教学准备

 三角板 班班通展台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会用三角尺拼角。

2、通过拼一副三角尺、两幅三角尺,使学生更进一步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两个三角尺、三个三角尺拼出直角、钝角和锐角。

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预案设计

一、 引入

我们前一节课学了哪些角?什么叫钝角?什么叫锐角?什么判

断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还是锐角?(举例说明)用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还是锐角?

学生汇报:

我们学习了直角、钝角和锐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二、发展活动

出示教材42页例6的情境图(用两个三角尺拼一拼)

1、 用两个三角尺可以拼成什么角?(学生可能会说:可以拼成一个钝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

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两个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分组操作,指名到前面边讲解边演示。

 

2、 你们还可以拼出其他的角吗?希望你们多动脑筋、多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角多。

分组操作,展示学生拼的各种角。(可能出现)

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

用锐角和锐角拼出的还是锐角。

用锐角和锐角拼出了钝角。

等等

三、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书P42做一做,用两幅三角尺拼出锐角、直角、钝角。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展示

2、讨论:一副三角尺和两幅三角尺拼出来的角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3、练习八第13题

(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一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2)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

(3)用两块三角尺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拼钝角呢?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操作、汇报、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动手课永远是看上去容易,做起来难,同学们虽然能用三角板拼角,却总是混乱,分不清拼过的和没拼过的,于是我告诉同学们把这些角都排上序号,然后再去排列,这样效果好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