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札记(三)

(2018-04-14 11:35:5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札记(三)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个有名的禅师说自己参佛悟道的历程:“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不想参佛悟道,也体会不到里面高深的禅意,之所以花这么一大段讲这么一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这段话和我读书至今时的心里历程很像。开始读书时,只是抱着看山看水的心思去的,所见的只是山水;后来随着看书越多,书中的思想让我的整个灵魂都在剧烈的斗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现在,看的东西多了,有所感悟了,才知复杂中含着简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书犹如吾友,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喜欢读书,又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呢?我记得高中时的班主任说过一句话:“什么叫会读书?世界上每个人的悟性不同,有人摸索多年仍不得门径,有人进去了出不来;真正会读书的人,他能进的去,也可以出的来。”这句话看起来很深奥,但它的道理很浅显——既要完全沉得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书本,也要超脱书本的知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看待问题。

记得我看《悲惨世界》时,被其间的文字感动了很多次,甚至不知道落了多少次眼泪。为什么?现在我回想起来,觉得我应该是与雨果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另外,雨果的写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次比一次更深的勾动人的情绪,使得读者不知不觉达到了情感的爆发点。我现在看书时可以很虔诚,但看完了也就看完了。

这个世间不缺少没有知识的人,也不缺少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缺少的只是“进的去,出的来”的人才。任何事情,就像读书一样,只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才能看清全貌,学的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艺术源于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