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案例 |
13.3.1等腰三角形
汉滨区江北高中东校区
教学目标
2.经历实验、观察、猜想、推理的探究过程,体验等腰三角形的对称美和数学符号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然后沿折痕剪开,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图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对折、剪纸、展开、观察、比较的过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学具。
2.板书课题:13.3.1
【设计意图】学生介绍等腰三角形各元素的名称,既是对旧知识的回顾,又为新知识的探究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探究提纲:
1.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沿折痕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2.根据你的发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请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你的结论.
(学生按照探究题纲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提纲中的问题,教师先做简单的板书准备后,然后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探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展示归纳
1.将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对折,你发现的结论是什么?
(1)对折后发现
∠B=∠C
(2)展开后发现
∠BAD=∠CAD
∠BDA=∠CDA=90°
BD=CD
2.学生根据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自主进行证明
四、变式练习
1.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说房梁是水平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2.(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36°,则∠A=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0°,求其它内角的度数?若这个内角是110°呢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有关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学到了那些方法?
六、当堂检测
1.在等腰ABC,若BD=CD,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2.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3.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
求证:BD=CE
七、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P43习题12.2第2、10题。
2.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