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行——走进山东“小延安”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文化 |
2023年6月,在一个炎炎夏日,我来到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回忆峥嵘岁月,铭记革命历史,致敬沂蒙精神,感悟奋进伟力。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临沂市莒南县历史文化名镇——大店镇,其前身为大店庄氏庄园。这里集中展示了沂蒙老区的红色文化,主要景点有山东抗日根据地展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抗大一分校展馆,山东省政府成立时的十二个厅局展馆,明清古城墙,明清古街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际范基地、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有“沂蒙红色圣地、华夏第一庄园”的美誉。这座旧址是一处既能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有着同样震撼力的红色景区,又反映了大店庄氏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能与大观园、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民俗文化旅游区。

大店镇是鲁东南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地主庄园群——庄氏庄园。整个庄园占地70亩,由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组成。明清两代,大店庄氏家族以农耕立业、教育起家,拥有良田万顷,家财万贯。自明朝至民国年间,大店庄氏家族科第蝉联,仕途通衢,承儒学致仕为官六百年不衰,成为势冠鲁、苏、豫、皖,名满京都的一门望族,有庄氏七十二堂号之称。据史料载,大店庄氏家族自明万历40年(1612年)庄谦中进士始,至清朝宣统末年止,共考取8名进士,23名举人,20名拔贡、300多名致仕为官者,有八府巡按、监察御史、兵部主事、户部主事、兵备道台、知府、知州、翰林院编修等五品以上官员达80多位。大店庄氏正是通过科举跻身官场而腾达,科举在把这一名门望族中的佼佼者引入仕途的同时,庄氏族人也借势发迹,广置土地,占山固水,聚敛财产,一些富户开始构筑豪宅大院,随后族人竞相仿效,遂形成一处特色独具的群团式地主庄园。经过明清两代持续发展,庄氏家族拥有土地58万亩,佃户2万户,田连阡陌,车驾鼎沸,富甲一方,当地有庄氏“人走百里,不宿别家店;马行千里,不食外姓草”之说。

大店古镇南北主街长逾数里,两旁豪门宅院鳞次栉比,当铺、商号、旗杆林立,饭馆茶室遍布街巷,药铺帐房随处可见,庄氏“道胜医院”由德国人设计,是国内当时较早的西药房。庄氏庄园建筑规模宏大,错落有致,风格典雅华丽,比四川大邑刘文彩、牟平牟二黑庄园还辉煌,还出名。只可惜由于历史原因,绝大部分建筑已被拆除。


大店庄氏家族是洋务运动的参与者、“五四”运动的支持者、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拓荒者和山东民族工商业的奠基者。济南第一家电灯公司、第一家电影院由庄氏族人兴办。同时,他们在天津、苏州、上海、南京、北京、青岛、沂州、淄博等地兴办实业,在济南办春柳剧团,《恒记》报社,各行各业长足发展。据资料统计,抗战前,大店庄氏在省内外的工商业计有:贸易公司5处,车行3处,汽车站2处,油房60处,杂货店148处,钱庄5处,银行2处,煤矿1处,针织厂3处,电灯公司1处,电影院2处。

庄氏家族为什么历经几百年而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尊奉儒学,耕读传家。庄氏家族提出“种德收福、乐善永年”的理念,昭示族人要想有福首先积德,要想持久必先行善。庄氏的家族格言是“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把读书成材有本事作为家族兴旺的基本点,在此基础上注意行事做人。常言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要想使一个家族兴盛,必须搞好管理,形成自己的家族文化。庄氏家族注重家规建设,形成完整的管好家族、保障家族兴盛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家训族规。庄瑶为此提出了家训十二则,主要包括不准玩古董、不准结交官府、不准争打官司、不准贿买科名、不准赌博、不准吃鸦片、不准建造华屋、不准损人利己、不准游手好闲、不准虐待佣工、不准不敬师友、不准交易准折等。可见,庄氏家族400年的兴盛史,从文化定位讲,靠的就是儒家思想;从实践层面讲,就是靠管理、靠规范、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奏出了和谐的乐章,保障了家族久盛不衰。


当抗日烽火燃遍沂蒙大地时,庄氏族人看到八路军真心抗日,纷纷将自己的宅院(堂号)献给八路军115师和山东党政军机关长期使用。此时的庄氏庄园一度成为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黎玉、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长期战斗生活过。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榘、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莒南生活、战斗、工作过。莒南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



山东省政府成立于四余堂,黎玉任省政府主席。1945年8月13日,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省临时参议会和省行政委员会召开第20次联席会议,一致决定,改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为山东省政府,选举黎玉为省政府主席。黎玉主席签发布告,昭告全省:山东省政府自即日起行使职权。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诞生了!省政府下设公安总局、财政厅、民政厅、实业厅、司法厅、教育厅、卫生总局7个厅局,分别住在三元、四喜、五柳、慎余、安仁、三余、燕喜7个堂号内办公。山东省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山东民主政权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巩固抗战成果和扩大解放区,促进民主政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今,山东省政府旧址院内有省政府会议室、黎玉办公起居室、秘书长办公室等。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设在居业堂,古朴的青砖黛瓦,不改昔日的庄重宁静;深阔的院落里,檐廊交叠,草木青翠。1941年3月,八路军115师迁至莒南大店,当地庄氏家族中的有识之士献出自己的宅院,作为机关办公用房。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15师司令部在莒南领导了山东根据地抗日斗争达4年之久,这里一度成为了115师和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武装力量的指挥中心。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按照洛川会议的决议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八路军共编制三个师即115师、120师和129师,115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8年10月,鉴于山东敌后抗战的大好形势,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派兵去山东”的指示。同年12月,八路军115师师部和部分主力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率领下,挺进山东泰西,东越津蒲铁路,进驻新泰、蒙阴、费县、泗水等县,打开了发展鲁南抗日根据地的新局面。115师在鲁南的节节胜利,坚定了人民群众抗日的信心和决心。随着鲁南大片根据地的开辟,各地纷纷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群众的抗日情绪十分高涨。


115师师长兼政委罗荣桓是抱病入鲁,在山东战斗生活的2400多个日日夜夜中,他有将近3年的时间是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他呕心沥血,使山东抗日武装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成为全国抗日战场上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从1938年进入山东,到抗日战争结束,115师从1.5万人发展到27万人,驻扎在莒南达四年之久,共进行了2.6万余次战斗,歼灭日伪军50余万人,长时间钳制着日军的行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八路军——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大店村南北大街的东侧。1941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由鲁中沂蒙山区转移到莒南县,直至1945年9月中旬离开山东,挺进东北,四年多的时间里,一一五师司令部驻于大店。旧址包括原大店庄氏“居业堂”和“四余堂”。整体布局属于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的清代建筑。东院“居业堂”原有房屋57间,设有115师作战指挥室、罗荣桓办公起居室、肖华办公起居室、陈光办公我起居室、警卫员室。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占地4.6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有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历史景观,以及山东省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厅、民政厅、教育厅、公安厅、卫生厅、司法厅、农业厅、水利厅、《大众日报》社等省直19个部门和单位的展室。景区现有馆藏文物700余件,展示珍贵图片资料1600余张,以丰富、详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反映革命战争年代老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山东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和山东百姓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出夫支前、抢救伤员的一曲曲震撼人心的史诗。
前一篇:行走淮阳——狄青梳妆台
后一篇:沂蒙行——山东省联合大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