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一个即将恢复的地名

标签:
光州杂谈 |
分类: 历史文化 |
2016年6月,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信政文〔2016〕57号文件,就加快推进潢川、光山两县组团式、一体化发展,构建市域副中心城市,支持撤县改市的工作做出了规划。这份看似普通的文件,在该市引起不小的波澜,这意味着,信阳市将添区域副中心,未来辖区中或将有一个“光州市”。
之所以做出这一规划,很重要的原因是,信阳市区处于整个市域的西侧,对东部几个县的辐射力不足,应该将市区移置到位于信阳中部的潢川—光山一带。这样新的“信阳市区”就位于信阳市域的正中心,可以更好的与各县联动。
如何实施这一规划?文件给出了路线图:优先推进两县连接通道建设,先期加快推进潢光路升级改造,后期沿潢河两岸再建设两条通道,构建连接两县的便捷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潢川、光山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等载体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基本功能完善,增强就业和人口吸纳能力;推动潢川县城向西南、光山县城向东北发展,加强城区对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功能;构筑两县与信阳中心城市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经济联系与产业互动发展。
2020年6月17日,河南省信阳市批准了潢川县的申请,潢川县改革为县级市,命名为光州市。从行政区划来说,光州市继续隶属于信阳市管理。但是在赋税征收。政策照顾等各个方面,都更加有利于光州市的发展。
信阳市区为何会“偏居一隅”,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明朝时,信阳州和光州(今潢川)同为散州,隶属于汝宁府。这时信阳和潢川行政地位基本相同。直到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信阳仍为散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潢川地位最高的时候了。
但好景不长,在民国初期进行“废府存县”时,存在了180多年的光州直隶州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潢川县。此后虽还有“潢川专区”的区划设置,但也是昙花一现。
辉煌一时的光州最终还是黯然退场了。此时信阳地区还处于一个“群龙无首”的格局,这也给了信阳市一个上位的机会。那么信阳为什么能够取代光州,一统整个信阳地区呢?那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著名的铁路——京汉铁路了。正是这条铁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信阳地区的发展格局。
可以说,潢川水运的衰落和信阳铁路的兴起,改变了信阳地区的发展格局。历史上潢川曾是河南省内水运南北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从老省城开封顺水南下到南方的货船有很多都要在潢川中转、补给。水运的兴盛一度使得潢川聚集了大量南来北往的人口,成为豫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这也是潢川能够在清朝时保持较高地位的区划设置的根本原因。但清末时期京汉铁路的修建,改变了这一切。
铁路由于它载货量大,速度快的优势,立刻压倒了水运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运输方式。当时京汉铁路在信阳设站,大量货物也就不再了从潢川乘船北上或者南下,而是转而使用铁路运输。
这也使得信阳快速的吸纳了大量的资源,变成了信阳地区最大的城市,从而成为了整个信阳地区的中心。
可以说信阳现在的格局,都是这条铁路带来的结果。
信阳现在虽是整个信阳地区的中心城市,但不可否认,由于它地处信阳市域最西边,对东部几个县区的吸引力确实不够。而潢川在交通上的地位也大幅提高。因此信阳市适时提出了“潢光一体化”“潢川信阳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将来信阳市的格局应该是信阳—罗山组团发展,带动信阳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作为信阳中心城市辐射整个市域。潢川—光山组团发展,潢川作为信阳副中心带动信阳东部地区发展。目前潢川即将进入高铁时代,潢川机场也被提上日程,相信潢川能够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会,重振往日光州荣光。
后一篇:光州与信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