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光州——义阳三关之九里关

标签:
九里关杂谈 |
分类: 山水游记 |
信阳市,古称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此得名“义阳三关”。今天为大家介绍“九里关”。
据《明史·艺文志》记载,朱元璋带兵经过大悟县东北的大胜关时,朱元璋时期的九里关,叫做“大胜关”,见美景如画,就留下了一首《咏大胜关》:
两岸夹耸大胜关,古今人民自往还。
涧下寒泉声沥沥,路边衰草色斑斑。
白云出岫随风舞,黄叶穿林任鸟翻。
美景一时观不尽,好将描入图画看。
朱元璋用他的心和笔,捕捉了这种诗情画意。笔墨挥洒处,还流露了节节胜利带给他的喜悦心情。

华夏九大关之一的九里关居三关之东,在信阳罗山县西南3公里的铁铺镇,毗邻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三里镇,是因关隘幽深绵长而得名。九里关与武胜关、平靖关成犄角之势,在历史上也是战事频繁。关南擂鼓台、关东观阵山,相传为杨八姐悬羊击鼓、作战观阵之处。1970年后,在九里关筑坝建水库,这里便成为一座面积为8000公顷的人工湖。
如今的界碑水库,一库跨两省,河南人称她为九里落雁湖。她依山临水、风光秀丽,她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不投入她的怀抱,就听不到她古老的心跳,不走进她的世界,就很难理解九里关的险要.....
而九里关,两侧山岭蜿蜒,层峦叠嶂,海拔在300 至 827
米。西有灵山、黄毛岭,东有观阵山、陡山宝,北起小石门,经大石门险塞至关,形成
15公里的峡谷,险如喉,势如袋,古以“车不方轨,马不并骑”来状其险阻崎岖。春秋时为汉东通楚隘道,因侯国互征伐而以险设关。后因关南控湖广黄州府,近岘山,所以又作广岘、黄岘关,也有叫百雁、白雁关的。宋黄震曰营石门以抗黄岘即此。今作九里关,因鄳故城距此关九华里而得名。
九里关离罗山古县城不到十里,千年古刹——灵山寺亦坐落在关口附近,关隘周围崇山峻岭,郁郁葱葱。
九里关不仅地势险要、历史悠久,而且人文佳话颇多。相传,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由楚至陈、蔡等国,偕徒从此经过,留下千古故事‘子路问津’。还曾有一位不留姓名的饱学之士,游览了这古雄关风光后,本打算写一幅对联来表达他的赞美之情,然而,不知他又因何故改变了初衷,只留了一个上联:“河南南湖北北雄关九里”。也许那位学士是卖弄,量后人不能对出下联!也许那位学士是在揭示,让后人仔细观摩这古雄关的个性之处,对出他不愿吐出的绝妙好句来。
前一篇:“义阳三关”之平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