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2018-10-13 14:26:28)
标签:

北大山

徐志摩纪念园

长清大学城

分类: 山水游记

在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东侧,工艺美院的北边,有一座北大山,其名平凡,其貌平庸,其高仅225米。它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既不巍峨险峻,也不清幽秀丽,更无名胜古迹可寻。但近些年来,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而来。原来这座山是徐志摩的遇难地,山上建有“徐志摩纪念园”。2018年10月7日,我携妻前往拜谒。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徐志摩遇难之地

北大山不难找到,坐公交车在长清大学城山东师范大学站下车,回走20米,有一条往北拐的水泥路,尽头就是北大山。山下有一座高大牌坊,看样子刚修好不久,匾额还空着。进牌坊,往右拐,沿水泥路缓缓而上,苍松翠柏渐浓渐密。东行约200米,一座汉白玉石雕赫然呈现在面前。石雕呈书卷形,洁白无瑕,上书“徐志摩纪念园”六个红色大字,给人以纯洁、文气的感觉。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徐志摩纪念园石雕

由汉白玉石雕处上坡,即是徐志摩纪念广场。广场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两通碑石和一面徐志摩诗作石刻。两通碑石一东一西,东面是“徐志摩纪念公园”碑石,碑文由著名诗人牛汉题写。2006年3月27日,这里专门搞了一个碑石揭幕仪式,时任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济南大学城管委会主任阴波、学者施战军(现为人民文学主编)、刘福春、孙基林、吴开晋、吕家乡;诗人牛汉、食指、林莽、王明韵、蓝野、北野、江非、路也、邰筐、芦苇泉、王夫刚、孙方杰、李先锋、戴长伸、解泉声等近百名嘉宾,以及来自大学城9所高校和济南三中的四百多名师生参加了揭幕仪式。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徐志摩纪念公园碑石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揭幕式资料

西边的碑石由徐志摩的家乡所立,上写“志摩,故乡人民怀念你”。该碑立于2007年11月19日,那天上午9点,徐志摩家乡的领导、徐志摩诗歌研究会人员、济南市长清区部分领导以及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揭幕式。徐志摩的家乡在浙江海宁,其墓地也建在浙江海宁。诗人徐志摩和武侠小说家金庸是同乡,这早为人知。然而,他俩是一对表兄弟,却鲜为人知。上世纪80年代,金庸获悉家乡父老为徐志摩修建新墓,十分高兴,多次致信表达感激之情,并表明心愿:“吾当返乡会友,拜谒徐志摩之墓地,凭吊表兄,以表多年之思念。”果然,1992年12月3日,金庸一回到家乡海宁,便来硖石西山麓徐志摩墓前凭吊。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浙江海宁立的碑石

我的思绪被电钻声惊醒,原来在两块碑石的前方,有工人正在施工,现场杂乱,噪音甚剧。这位工人很专心地在一块斜面石板上刻字,所刻的正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诗是好诗,惊世之作,蜚声海内外,但是石刻太LOW,版面设计难看,字体呆板无神,刻功粗陋浅俗,尤其是所用工具不是锤子和凿子,而是电钻一类的工具,吱吱有声,烟雾弥漫,实在配不上徐志摩的诗。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工人正在施工

沿台阶来到纪念广场的上层,上层平台中央建有一块刻石,为徐志摩简介,面积、字体、设计风格等,均与下层的《再别康桥》刻石差不多,粗陋不堪。仔细阅读,可对这位著名诗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徐志摩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新诗历史上最著名和富有传奇色彩的诗人。1896年生于浙江海宁,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政治学系,1918年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次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21年,进入剑桥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政治学,同时开始新诗创作。1924年,应胡适邀请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后与胡适、闻一多等人成立新月社,出版《新月》杂志。徐志摩的创作时间不长,只有十年,但他不仅参与创造了中国新诗的第一个流派“新月派”,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奠基人,而且为中国新诗留下了以《再别康桥》、《沙扬娜拉》为代表的不可替代的诗歌财富。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赶往北平参加林徽因讲座的途中,他所搭乘的“济南号”邮政飞机因大雾坠落在济南市长清区的北大山,这里成了诗人永久的安息之地。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徐志摩简介刻石

在上层平台的东侧,还有一尊徐志摩的石雕像,他中分发型,身穿长袍,围着围脖,面容俊俏,清瘦而斯文,鼻梁上架着眼镜,眼神略显沉郁,但透着诗意的光芒。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徐志摩雕

若是站在远处,能够看出纪念广场的设计十分巧妙,其造型以一弯新月为主,并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特色,创造了曲折有致、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在建筑风格上,简洁而现代,能够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特别是考虑到了山下不远处就有工艺美院等多所高校等因素,能够成为凭吊诗人、开展文学文化活动的一个户外优美场所。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当年报纸石刻

沿纪念广场往西,有一条通往主登山道的小路,在路边柏树林中,掩映着一块石刻,内容为《大公报》对徐志摩遇难的第二篇报道。版面: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一张)(第二版)。引题:济南号触巅惨剧。主题:徐志摩与难。副题:航空界之大不幸!文学界之大损失!内容:

【济南二十日下午六时发专电】十九日在开山肇祸之飞机,已证明为济南号,乘客死者为文学家徐志摩。其家属已由平来电,托教育厅长何思源代办善后。何赴京出席四全会未回,教厅已电何请示。二十日早京平航空驻济办事处主任朱凤藻派机械员白相臣赴开山,将徐志摩及司机王贯一梁璧堂尸身洗净,运至党家庄,函省府请拨车一辆运济,以便入殓后运平,至烧毁飞机,预备即由党家庄运京。

【南京二十日下午八时半发专电】十九日京平航空机在党家庄失事,乘客死者为徐志摩,京友人二十日已北上,寻找尸体。航空公司息昨日由京带平邮信件,计一千一百三十格兰姆,损失总数在十五万以上。

【北平快讯】中国航空公司自成立以来,除京汉线以触船桅失事搭客熊式辉等负伤外,京平线自本年一月起飞,迄今向无危险发生。不幸该公司十号飞机济南号,于前日上午八时由京开出,在距济南三十里党家庄附近,以大雾关系、方向不明,致触开山巅,全机焚毁,飞行师王冠一技师梁璧堂、乘客北大教授徐志摩,均摔毙,邮件亦被火焚,成空前惨剧……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主登山道

为什么《大公报》报道徐志摩遇难地是开山而不是北大山?徐志摩纪念公园建在北大山到底有没有依据?其实,对徐志摩遇难的准确地点,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论。徐志摩罹难地有开山、白马山、西大山、北大山等多种说法。因为徐志摩遇难时事发突然,准确地点并无权威部门的记录,目前的说法多为当事人的事后回忆。后经多方考证,最终确认徐志摩罹难地点,就是位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北的北大山。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山下就是工艺美院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顶新建的纪念亭

我沿着主登山道一级级向上攀登,直至山顶。山顶之上,一栋庄重大方的纪念亭迎风玉立。站在亭中,可以一眺远方。四周皆山,为泰山之余脉。往东看,104国道、京台高速和京沪铁路由山脚下穿过,而对面的那座荒山,就是开山,山下有村,名叫开山村,现已与炒米店村连成一片。估计徐志摩坠机之后,救援及后事处理队伍驻扎在开山村附近,毕竟那里就近交通线,比较方便,于是媒体误报为“触开山岭”。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之东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东望开山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之西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之南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北大山周围

往南望,林木茂盛,蔚蓝而深秀;往西看,山势雄浑,树木较稀,杂草丛生;在西南的开阔盆地上,坐落着文风浓厚的大学城,九所大学分布其中。有莘莘学子的陪伴,有朗朗读书声萦绕,或许也是对诗人徐志摩的一种慰藉吧。

走遍济南——拜谒徐志摩纪念园
俯瞰工艺美院和山东师范大学

对于徐志摩而言,济南,注定是他的殇之地。他与济南的四次交集,竟然有两次都是噩耗,一次是1924年情断济南,一次是1931年魂断济南。

按说,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济南毫无干系,谁知鬼使神差的,他们的爱情句号竟然是在济南画下的。1924年4月,徐林二人陪泰戈尔来济讲学,虽然徐志摩想极力挽救这段感情,甚至恳请泰戈尔代为说情,但林徽因态度坚决,不为所动,泰戈尔只好爱莫能助地作了一首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这一声叹息,让他情断济南。

按说,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邮政班机去听林徽因的讲座,起点是南京,终点是北京,似乎没济南什么事,可他乘坐的班机偏偏叫“济南号”,恰恰又是在济南上空遭遇大雾。随着一声轰响,徐志摩魂断济南。

或许,这就是宿命吧。或许,命运就是要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让一代诗人在济南驾鹤西去,为济南的名士文化增添了一道韵味悠长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