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济南——攀登梯子山

标签:
梯子山跑马岭水帘峡梯子山村连翘花 |
分类: 山水游记 |
在济南,如果没有爬过梯子山,千万别说自己在“驴界”混过。驴友们有一个共识,将攀登梯子山视为真正进入“驴界”的入门门槛。如果你连梯子山都没爬过,却以“驴友”自居,到处炫耀自己的户外战果,那很有可能遭到“驴界”的嘲笑。
雄浑的梯子山
梯子山又名云梯山,位于济南市西营镇南部,海拔976米,是济南市辖区内的最高峰,也是济南登山爱好者经常练腿的地方,如果没有爬过梯子山,就不算一个合格的济南驴友。但是说来惭愧,本人自从喜欢上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到南部山区闲逛,却一直没机会登上梯子山,所以至今连“新驴”都算不上。今年清明假期,驴头文扬终于安排了一次攀登梯子山的行程。
2017年4月3日,清明的头一天,我与文扬兄、宋师兄三人从仲宫镇乘坐812路公交车,在桃科水库下车,向北通过大坝,来到跑马岭西南山麓。今天我们的路线是:从跑马岭上山,绕过野生动物园,向东南进入水帘峡景区北侧山梁,再一路向东抵达梯子山。我们三人先行上山,明哥因为家务,等忙完后再追赶我们,计划在梯子山顶峰会师。

身后就是桃科水库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跑马岭脚下,草长莺飞,鸟语花香,连片的核桃树蓄势待发,连农舍里的锦鸡都忍禁不住快乐的心情,蹦蹦跳跳地欢唱——整个山野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跑马岭的山腰和山顶都建有基站,白色的房屋比较显眼,因此我们选择朝着白房子的方向往上爬。坡势较陡,有时需要连续拔高,相当耗费体力。一上来就这么大运动量,宋师兄的身体适应不过来,没多久就气喘吁吁。他的特点就是这样,喜欢逐渐预热,等到身体调试好之后,他的体能是相当充沛的。

宋师兄爬坡
山上的路不好找,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后来我们发现一根上山管道,干脆顺着管道往上爬。这样虽然不再迷失道路,可是管道直上直下,让上山的路变得更加陡峭!山上植被茂密,除了满山的松树外,还有黄栌、酸枣、拧劲子儿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藤本植物,所以爬坡时,你不仅要小心脚下,确保每一脚都踩实踏牢,而且还要注意头顶和身边植物,一不小心,衣服可能就被灌木挂住了,或者胳膊被尖刺扎着了。我带着帽子,帽檐遮住目光,经常注意不到头顶上面,走着走着,突然被合围的藤蔓廊道挡住。每到此时,我必须调整姿势,哈着腰穿过,有时需要匍匐前进。
终于爬上了跑马岭。跑马岭平均海拔700多米,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在此操练兵马而闻名于世。这里林木茂盛,风景秀丽,占地30000余亩,1992年被中国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很有原始森林的味道,林中松树竞生,黄栌密集,荆棘恣肆,杂草繁茂。头上郁郁葱葱,叠翠千丈,遮阴蔽日;脚下葛藤缠绕,落叶盈尺,走在上面沙沙作响;地下盘根错节,根须纵横,织就一个涵养水土的巨大根网。
跑马岭上有水泥公路,直通一个巨大铁门,从铁门向两侧延展着高高的铁丝栅栏,合围成一个巨大的院落——这就是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驴头文扬说:“公路前方肯定是封闭的,不能从院里通过,只能从铁丝网外围绕行。”
此时,明哥来电询问我们的位置,听说我们已经到达野生动物世界,他做出决定:买票进入水帘峡,然后从水帘峡攀登梯子山。
我们沿着栅栏外围往东南方向行进。绕行的路并不好走,一会上,一会下,经常需要手脚并用。右侧就是陡峭的山崖,如果不慎脚下踩空,或被活动的石头滑倒,或被凸起的树根绊倒,这条老命可就要报销了!走着走着,突然,一声低沉的虎啸传来,定睛一看,发现铁丝网内关有一只老虎和一只幼狮。幼狮个头不大,像个顽皮的孩子,见我们靠近,十分欢快地跳跃。但那只老虎要凶猛得多,见到我们三人,就像见到三块肥肉似的,只见它暴躁地来回奔跑,速度极快,力道十足,似乎要用铁头冲破笼网,将我们扑倒在地。这时饲养员出现了,他说这是猛兽区,让我们不要打扰动物。我们离开虎狮继续前行,没走几步,又遇到一只颜色稍浅的孟加拉虎。这只虎个头极大,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文扬说,很像武松打虎故事里描写的“吊睛白额大虫”。这只“大虫”虽不像刚才那只老虎暴躁,但它的气场却要大得多,隔着栅栏,我们都能感受到威胁和巨大杀伤力。
终于绕过野生动物世界的东南角,面前呈现一道窄窄的山梁,起起伏伏有几个山头向东蜿蜒,前方连接的就是梯子山。山梁北侧的深谷里,镶嵌着西营镇梯子山村,从山村里飘出阵阵萨克斯音乐,像是有乐队在演奏,旋律悠扬地划过山谷,余音绕峰,袅袅不绝。

俯瞰水帘峡
山梁的南侧是水帘峡风景区,它位于柳埠的东南、泰山山脉北麓,内有济南最高的山峰梯子山、济南最长的大峡谷九十九峡、省内最大的天然瀑布群、济南唯一的泰山石省级地质公园、同纬度唯一的桃花水母发现地、济南海拔最高的泉群,素有“泉城之巅、趵突之源”的美誉。这里群山环绕,飞瀑成群,山泉秀美,奇石嶙峋,桃花水母飘游池中,古齐长城蜿蜒而过,历史名人在此留下足迹,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驴头文扬说,唐王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李世民的拴马石至今尚存,连“水帘峡”之名也拜李世民所赐。
此时,阳光已稍显热力,林间的空气清新异常,风儿轻抚面颊,温柔得如同少女的手指。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爬山,沟谷里,树林中,悬崖边,峰顶上,到处都有驴友的身影,不时听到前呼后应的呼喊声。明哥现在上山了吗?文扬打电话询问,得知他已进入水帘峡,正一门心思寻找上山的路,无暇观赏景区内美景。
我们沿着山脊向东行走,海拔逐渐升高。很多路段都很险峻,既窄又陡,必须小心谨慎。今天虽然天气舒适,但连续翻越几个山头之后,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我不时要停下来擦擦镜片上的汗水。驴头文扬脚力雄健,迈步如飞,一会儿就将我甩下老远。有时看我实在跟不上,就放慢速度等等我。驴尾宋师兄的体能已充分打开,他负责断后,以保证我的安全。有两位老兄的护佑,我心中充满温暖和力量。
梯子山是观赏连翘的好去处,四月的梯子山正是连翘花盛开的时节,放眼往北坡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片金黄色。连翘枝条有的直立生长,金黄满枝,随风摇曳,艳丽可爱;有的攀附在岩石缝隙,奋发向上,坚韧从容,笑对春风;有的倒立垂落,潇洒飘逸,婀娜多姿。连翘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贫瘠,有极强的生命力,每年4月份,在济南南部山区到泰山一带山区,成片的连翘花都会携手绽放,成为独具风格的风景线。
大约翻过五六个山头,突然发现前面的山脊由窄变宽,坡势由陡变缓,开阔平坦的山岭上,长满金黄色的长芒草,行走其间,犹如置身敕勒川大草原,苍茫浩荡,令人心醉。我不由想起那首有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长芒草为禾本科针茅属植物,喜光,宿根,耐践踏,自然生长于山岭和草甸上,是温带、暖温带家畜重要的野生牧草。在济南南部山区,很多山岭上都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芒草荡,每次遇见这样的“云岭草原”,我都会油然而生兴奋。



山上的风光很美,但遗憾的是没能在山顶上与明哥会师。文扬给明哥打了个电话,获悉他至今仍在水帘峡景区内挣扎,没找到上山的正道。怎么办?是在山顶上等候明哥,还是我们先行下山?驴头文扬果断作出决定:“不能等,我们先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十分陡峭,很多路段像梯子一样,直上直下,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要手脚并用。好在山上植被茂盛,身边有树木可以攀援,有藤条可以抓握,有岩石可以踩踏。梯子山至今还是一片原始生态,从山峰到山谷,仍保持着荒山野岭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济南驴友更青睐这座大山,更希望来这里寻找原始的乐趣。所行之处皆被野生植物紧紧围拢,各种藤蔓肆意生长,你拥我技,相互缠绕,谁也不让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被称为野葡萄的藤本植物,它枝条粗壮,顽强不屈,有的长到碗口粗,像巨蟒一样,很霸气地在荆棘中蜿蜒穿行,在石缝间游刃有余。窄窄的山路两旁,是漫山遍野开得正旺的连翘花,一簇簇,一片片,把整个山野装点成黄色的海洋。行走其中,好似在一片黄色的波浪中踏浪前行。

这里没有一点人为种植的痕迹,不需要施肥灌溉,每一株都是恣意任性地生长着,自然中透着野性,透着自我,透着质朴和从容。我在感慨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同时,也为人类刻意有别于大自然、想方设法征服大自然而悲哀!人,看似很牛,可以豪迈地高喊“人定胜天”,但其实,人不仅胜不了天,连自己都胜不了。每一个人自出生时起,便被这个世界规定好了一生的大致轨迹,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升学就业、工作晋升、结婚生子、购房置业,然后一天天老去,直到死去埋葬化为尘埃。无论你如何挣扎、如何奋斗、如何拼死拼活,最后都摆脱不了回归大自然的宿命。既然人人都要回归大自然,干嘛要等死了以后?何不趁着大好春光,在工作生活之余走进大自然,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进行亲切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
“看!这块石头,是不是很像金蟾!”文扬突然在前面喊道。我们循声望去,果然发现前方山溪边有一块大石头,形状酷似金蟾,头、眼、口、鼻皆栩栩如生,连身上的疙瘩都很像。古人认为金蟾是祥瑞之物,它能口吐金钱,民间有“家有金蟾,财源绵绵”的说法。所谓金蟾,说白了就是三腿的蛤蟆。小时候听过“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说是吕洞宾的徒弟刘海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战斗过程中,金蟾受伤断了一只脚,只剩下三条腿。自此三足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奇之,称其为招财蟾。梯子山村有此金蟾,必大富也!


终于到了梯子山村!此时的我已是饥肠辘辘,两腿酸疼。我们选择在村头的“山友之家”就餐。这里生意很好,已经下午两点了,仍然热闹非凡,从济南市过来的萨克斯手们正专心演奏,他们大约有20多人,男女老少都有,从山梁上听的曲子就是他们演奏的。我们在水池边寻一处角落勉强坐下,厨房里也没剩下什么菜,只能根据食材点几个农家菜,宋师兄还带有白酒,哥三个坐下来开吃开喝。我不喝酒,就要了一个大馒头,热腾腾地吃起来,一通狼吞虎咽,很快填饱了肚子。文扬兄和宋师兄喝得正酣,二人推杯换盏,你敬我我敬你,一定不能乱了程序。
我坐在马扎上,听着萨克斯手们演奏的一曲曲音乐,感受着农家院里兄弟般的情谊和融洽的气氛,仰望蓝天,碧空如洗,春风拂面,轻柔如丝。此时此刻,没有一丝的尘世杂念,没有繁琐事务的羁绊,我的思绪完全与天地融合在一起,一种美死了的感觉在胸中滋生。这算是天人合一吗?大概是吧。
正在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是明哥!只见明哥步履蹒跚、面如土色、口唇干裂、满脸疲惫地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下山的时候,曾多次与明哥联系,但是他都不接电话。根据他的特点,我们判断他真正遇到困难了,估计是没找到上山的路,从水帘峡景区原路返回。现在他突然出现,让我们一阵惊喜,赶紧冲上去与他拥抱。
终于胜利会师!来不及询问明哥爬山的情况,赶紧点菜点酒。几杯酒下肚之后,明哥的脸色终于转为红润,说话也有了力气,又恢复了往日神采飞扬的健谈性格。
原来他在水帘峡几次走错了路,上上下下好几回,也没有找到上山的正路。他几次燃起希望,又几次被无情地熄灭。他的体力在一点点消耗,意志在一点点消磨,他也曾想过放弃,但他还是咬牙挺了下来。后来遇到一位砍柴的,经他的指点,总算是找到登山正道。明哥出门,除了带上酒钱和一根拐杖外,不带水,不带粮,轻装上阵。真是难以想象,他今天是怎么支撑下来的!明哥的经历让我让有了很深的感悟: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只要你一直在走,你就会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不要惧怕眼前的挫折,别担心暂时的灰暗,认准一个目标坚毅前行,相信曙光就在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