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红梅老师作文教学案例-让写作快乐起来
(2019-12-30 15:02:51)作文教学案例-让写作快乐起来
作文教学案例-让写作快乐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我执教的班共有49名学生,部分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结合学校倡导的“四评”作文教学法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增强学生的信心,力求拓展学生作文的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教学设计说明
面对这些作文基础并不好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即兴说、想说爱说,让他们通过畅所欲言萌发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于是我就选取了“兴趣”这个话题。
三、教学进程
作文课上,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有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打打闹闹。我站在讲台上,平静地望着他们,直到教室完全安静下来,我便微笑着说:“六年级即将毕业,老师以前对你们关心不够,没有过多地与你们交流沟通,今天想跟同学们聊聊天,好吗?”学生听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于是,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作文课还是故事课?”(故事)
师先述说自己坐公交车经历的故事,感受一个陌生人的帮助,他的帮助就是一种爱,那个夏天,老师收获了感动。
关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凡的付出、真诚的帮助。我说得对吗?今天的故事就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说:那就是关爱(板书:关爱),关爱是一轮暖阳,温暖你我的心,关爱是一股清泉,洗去你我心中俄不悦,关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我的人生路。关爱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搜索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故事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在下面说了起来,这时我要求学生一个个清楚地告诉我。
搜索故事,分享感动
小调查: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你曾经得到过身边熟悉的或陌生人的帮助吗?那么,就请你挑一件印象最深、最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说吧?可以简单的描述。(朋友,邻居,亲人,师生,陌生人……)
小结:你们的故事丰富多彩,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自己看到的,也有自己听到的,老师特别爱听。
怎样才能把故事讲清楚呢?(出示小黑板)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简要填写表格。
事情发生的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
事情发生的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
事件中的人物:父母、外公外婆、老师同学、陌生人……
交流自己的故事,要求把故事讲清楚,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佳作引路,指导方法
把故事讲清楚是不够的,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精彩呢?下面一起看看这个小故事吧!(出示小黑板)体会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从课外的故事片断到本组课文迁移写法。(板书: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神态……)
这个片断,使我想起《穷人》这篇课文,作者为了表现渔夫一家生活的艰苦,这样写:屋外……这样恶劣的天气还在捕鱼。为了表现桑娜的勤劳能干,作者这样写: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又如《詹天佑》这课,为了表现詹天佑不怕困难和爱国情怀,进行了怎样心理活动的描写?
运用写法,记录感动
刚才听了大家的故事,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在生活中的故事可真多,真感人呀,何不快速把它记录下来呢?时间关系,大家可以挑一处自己最想记录的来写,如开头结尾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描写方法也可侧重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师巡视并个别指导,注意收集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
点评修改,分享成果
出示要求:请作者本人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思考:这些文字好吗?好在哪里?为什么?待会儿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记住:点评时,要夸就要夸得有板有眼;要贬就要贬得有凭有据。
师生共同点评,既可对段落进行修改,也可对描写方法进行点评,并给优秀的作文加分和颁发奖品。如“最佳遣词造句奖”“最佳文题奖”“最佳环境描写奖”“最佳心理活动描写奖”“最佳创作奖”等。
别忘了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记住:关爱别人,快乐自己!让自己和身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回去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期待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在我们班诞生!
板书设计:
时间
地点
人物
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点亮,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400字左右。 由此可见,结合“四评”方法讲作文,差生的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只要是触动了学生的感情神经,选材得当,命题新颖,相信作文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也会让差生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白话为含蓄,变浅层为深刻,使学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坚持中获得乐趣。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但通过这堂课,使我对这些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这堂课我认为有几点是成功的: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差生说话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畅所欲言。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题目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如条件允许,可在学生叙说的同时,播放关爱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激发差生的写作热情。另外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局限,写作思维仍旧单一,未能进行较好的想象联想,在文本中呈现的语句表达仍旧直露,不含蓄,未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作文指导课上完后,我们又上了作文展评课:组内交流(4人一组互读)说喜欢哪个同学的哪点找优点,一个词一句话描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写字好的,一起评
展评课后学生回去修改作文,借鉴好的地方写在自己作文里。
然后老师批阅,教师批阅时只勾好词好句,评等级,
批完以后老师选出优秀的作文,进步的作文展示在展示墙上。
在四评作文中,我认为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境”,即提供自主的机遇,设计自主探究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善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束缚,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思维灵动,笔下生辉。写的文章自然就富有创新,富有真情实感和情趣
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继续用四评教学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迈进,真正做到“让写作快乐起来”!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