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李渔《芙薹

(2025-06-16 08:19:54)
标签:

历史

诗词

收藏

文化

文学

分类: 诗词

{续上}


2. 李渔《芙蕖》


2. 李渔《芙蕖》:梅雨与物候的生态对话

原文: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节选自《闲情偶寄?芙蕖》)

2.李渔《芙薹


2.李渔《芙薹

荷花

2.李渔《芙薹

芙蕖


赏析:
生态观察:李渔以科学视角记录梅雨对芙蕖生长的影响,“自夏徂秋” 的花期跨越梅雨季节,体现植物与气候的共生关系。“飘飖之态”“袅娜之姿” 的描写,将梅雨的湿润转化为芙蕖的动态美感。
实用美学:“可目者也” 的评价,将梅雨与观赏价值结合,突破传统诗词中梅雨的愁绪框架,展现明清文人对自然的多元审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