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陉“武都堂”的传说和石碑

分类: 6奇人趣事 |
武金幼年的传说
武金都堂,井陉县南正村人,武金是姓名,都堂是职务(相当于现在国家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明嘉庆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生前政绩显赫,身后石碑立于现凤凰岭公路东侧,颇受后人推崇。
武金幼年读书期间,每日经过一土地庙。日久留意,他每近庙时,庙内土地爷便起立,躬身下拜,待他走远,方坐下。他非常不解,回家如实告诉母亲。母亲将信将疑地说:“人家是神仙,又诺大年纪,怎能让人家拜你!”武金问道:“他再拜,我该怎办?”母亲便告诉他:“下次你喊给他,就那么着吧,别动了。”下次武金过庙,那土地又要起身时,武金遵照母亲所嘱,远远喊道:“你就那么着吧,别动了!”不料,武金话音落时,正值土地起身欲拜而躬身未立之时,便应声而止,冻结为一种不坐不立、难受难挨的姿势。而武金则并未细看就上学了。
夜晚,武金母亲作一梦,庙中土地爷向她苦诉:“我等下官躬身下拜也就是了,令下官作这等不站不立不拜不动之势,实在难挨。”上午,武金母亲亲自到土地庙一看究竟。见那土地爷果然不似以往从容端坐,真如梦中所说的难挨之势。着急地说道:“您是神仙也罢,泥胎也罢,怎么就非要听从一个孩子的话呢!我先赔礼了,回去就教训他。”中午武金放学回家,母亲就此一事对他发怒:“你每日读圣贤之书,怎就连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也说不好,连这么一件简单的事也做不好呢!中午饭别吃了,到院子中间的太阳底下悔过去吧。”武金遵命不敢怠慢。
母亲从门缝偷看儿子,见他在太阳底下站立好久了也不冒汗;头上还有屎壳郎乱飞,儿子一个个抓住,剥去外壳,张嘴吃掉。母亲径直上前,却发现儿子所站处清凉可人,地下屎壳郎外壳竟变成板栗外壳。儿子也说飞来的是板栗。母亲疑惑不解。
因为受到母亲责难,武金深恨那个土地老儿。上学路上武金掏出笔墨,在土地庙两侧对联处各写:“土地土地南方扫地”,“神仙神仙天边修仙”两行字。这夜母亲又做一梦:土地述说武金庙门口写字之事。早上,母亲讯问武金,果如梦中之事。便责令儿子去掉所写之字。岂料墨迹难去,武金就用红笔胡乱涂抹了一番。
母亲第三次做梦,土地爷向母亲告别:“黑笔写红笔勾; 不想走也得走。”母亲问那土地爷:“您为何总听一个孩子的话?”土地爷答道:“您那孩子,是文曲星下凡,不听不行啊。”
果然,第二天那泥胎土地爷,就被人偷走,这里从此没有了土地爷 。
“武金神道碑”立于凤凰岭路东
村民们俗称石碑为“武金神道碑”,位于井陉矿区凤凰岭段公路的东侧。碑高2,76米,宽1,2米,厚0,42米,碑帽高1米,底座高0,71米,材质为石灰岩,据碑背面的文字“万历七年岁次已即冬十月吉旦立石”显示,该石碑立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惟一遗憾的是底座动物的头不知所踪。石碑在几年前因为修公路工程移动了七八米外,保护较为完好。据介绍,为保护石碑免受雨雪侵蚀,2010年当地政府出资修建了仿古碑亭。许多村民回忆,“小时候,我们常绕着这块石碑玩耍。”
据陈生明介绍,武金神道碑全称为“明中宪大夫抚治郧阳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节庵武公神道碑”,据碑正面文字显示,石碑由明代副都御使胡执礼题,明代副都御使宋光佑书。胡执礼是陕西人,宋光佑是山西人,两人当年与武金同朝为官,都是他的好朋友,武金死后,两人为了纪念武金便在此立了这座神道碑。
武金是井陉南正村人,距此约十余里,石碑为何竖在凤凰岭段的公路东侧呢?学者分析,武金的墓地设在井陉南正村,据传当年道路颇为坎坷。凤凰岭是秦皇古道的北路,是一条官道,将石碑立在这里,主要是方便过路官员了解当地名人。此外,武金作为井陉著名乡贤之一,每年对其祭拜的人很多,碑立在这里也方便众人进行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