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见智能定投法的比较!

标签:
定投财经 |
分类: 定投频道 |
以下内容来自:http://mp.weixin.qq.com/s/Xqf74IzdAepwhHGPOhAKKQ,本文摘录于此,仅供自己学习!
基金定投,贵在坚持,难在赎回!
以下是关于定投的一些基本结论:
★
★
★
★
★
★
★
★按月定投是不错的选择。长期定投的统计看,定投频率对盈利概率、平均收益的影响微乎其微。对于长期定投而言,随意选择一天扣款即可。
★5年以上定投平均收益: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
★波动性大的标的更适合定投.
★
★下跌补仓是有意义的,比不采用任何措施的盈利概率和平均收益都有显著提升,补仓力度越高,对平均收益的提升会越明显。
★从牛市高点开始定投,要忍受较长时间的亏损。
★熊市里一定要坚持定投。熊市的确是拣便宜货的大好时机:不容错过。定投出现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停止并赎回!请不要停止!更不要赎回!盲目止损不可取!弱市中要继续坚持定投,等待市场转暖。
智能定投可不只是名字好听,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
★
万变不离其宗,虽然智能定投花样不少,但基本都是围绕这两点做文章。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目前最常见的5种智能定投:
★
通过指数均线来判断市场处于低点还是高点。
如果指数的收盘点位低于指数均线,就判断市场处于低点;
如果指数的收盘点位高于指数均线,就判断市场处于高点。
做均线法定投,首先要选择一个参考指数和一条均线。
参考指数比较好理解,就是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等等主流指数。
均线也有很多种:
均线法怎么实现“低点多投、高点少投”呢?
我们做定投都要设置一个扣款金额,也叫“基准扣款金额”。低点时就在基准扣款金额上浮一定比例进行扣款,而在高点时就减少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就是均线法定投需要设置的第三个参数——级差。
所以,做均线法定投,我们总共需要设置3个参数:参考指数、均线、级差。
某基金公司均线法定投设置页面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21895654.jpg
我们以上证综指为参考指数,180日均线、30%级差为例,看看均线法具体是如何实现“低点多投,高点少投”的吧:
如果扣款前一日上证综指收盘价低于180日均线,但幅度未超过5%,则扣款日的定投扣款金额将放大30%,达到基准扣款金额的130%;幅度在
反过来, 如果扣款前一日上证综指收盘价高于180日均线,但幅度未超过15%,则扣款日的定投扣款金额将缩小到基准扣款金额的70%…高于180日均线的幅度超过100%,则不扣款。
表格更直观: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2821674.jpg
注:基准扣款金额是开通定投时设定的每期扣款金额
★
通过定投基金的最新净值和已买入该基金的平均成本来判断低点、高点。
具体来说,
最新净值就是定投扣款日前一日的基金单位净值;
平均成本就是前期定投已买入的基金份额的单位平均成本。
如果最新净值小于单位平均成本,并超过一定幅度,就判断市场处于低点;
如果最新净值大于单位平均成本,并超过一定幅度,就判断市场处于高点。
移动平均成本法需要设置4个参数,来实现
最新净值低于单位平均成本a%时,扣款金额提高到b;
最新净值高于单位平均成本c%时,扣款金额降低到d。
a、b、c、d就是需要我们设置的4个参数。
某基金公司移动平均成本法设置页面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4315754.jpg
举个例子,你用移动平均成本法定投了A基金,基准扣款金额是1000元,而把a、b、c、d分别设置为0.5%,1500元,4%,500元。
当扣款前一日A基金的最新净值小于已买入A基金的单位平均成本,且幅度超过0.5%时,定投金额加码到1500元;
当扣款前一日A基金的最新净值大于已买入A基金的单位平均成本,且幅度超过4%时,定投金额减少到500元。
★
比较简单直接:如果定投账户亏损达到一定幅度,则判断市场处于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定投盈亏法只判断低点,不判断高点,只在低点加码定投,而在其他时候都按照原先设定的基准扣款金额进行定投扣款。
定投盈亏法通过设置2个参数,实现“低点多投”:
定投账户亏损幅度达到a%时加大定投金额、加仓的幅度b%。
某基金公司定投盈亏法设置页面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9761195.jpg
以上图所示的参数为例,在定投扣款日,定投账户的亏损幅度达到10%时,定投扣款金额为基准扣款金额的1.5倍;亏损幅度达到15%时,扣款金额为基准扣款金额的2倍;亏损幅度达到20%时,扣款金额为基准扣款金额的3倍
其实,移动平均成本法和定投盈亏法原理相似,都是将定投买入基金的成本和最新价格比较,来判断位于低点还是高点,从而调整扣款金额。
★
通过指数的市盈率来判断市场处于低点还是高点。
如果指数当前市盈率处于其历史水平的低位,则判断市场处于低点;
如果指数当前市盈率处于其历史水平的高位,则判断市场处于高点。
所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参考指数,包括上证综指、沪深300等主流指数,根据参照指数的市盈率水平来判断市场处于低点还是高点。
如何实现“低点多投,高点少投”呢?
不好意思,这个我们没有查到。因为不论是在定投设置页面,还是在推出该定投的基金公司网站上,都没有具体说明规则。
设置页面只需设定参考指数和最大投资倍数。最大投资倍数即低点加仓的最大幅度,以免加仓过度。
某基金公司市盈率法定投设置页面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3524082.jpg
★
值得注意到的是,与其他智能定投不同,趋势法并不是“低点多投,高点少投”。而是判断市场强弱,强市定投高风险基金,弱市定投低风险基金;弱市时存量份额转为低风险基金,强市时再转回。
设置定投计划时分别选择买入基金和避险基金各一只,并选取下面两种方式之一来判断市场强弱。
1、时点指标法
当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时,判断趋势走弱;
当短期均线
2、事件驱动法
在上期定投扣款至本期定投扣款之间,如果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或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且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上方,则判断为市场趋势走强;
如果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或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且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下方,则判断为市场趋势走弱。
某基金公司趋势法设置页面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3900611.jpg
用一张表来总结一下这5种智能定投: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5422157.jpg
智能定投到底能否多赚钱?
好了,5种主流的智能定投集齐了,可以召唤神龙了:
到底智能定投是否强于普通定投?
给各位小伙伴报告一下,为了保证测算结果的客观公正,我们还是下了功夫的。
①
不仅两者是中美股市的代表性指数,更因为上证指数有26年完整数据,标普指数有69年完整数据。与国内开放式基金最长也不足16年的数据相比,更具代表性。
具体而言,是将中美股市的代表指数(上证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模拟为1只基金,假设指数成立当日的模拟净值为1元,计算出期间(指数成立日至2017年2月28日)每月首个工作日用收盘点位模拟出的当日净值,从而计算定投收益。
②
具体做法是:
★
如上证指数,我们选取的样本囊括从1990年12月19日指数成立日开始的全部月份:1991年1月、2月、3月、……、2017年2月。
★
③
★
★
进取策略:净值低于平均成本0.5%,扣款金额+20%;净值高于平均成本4%,扣款金额-20%。
稳健策略:净值低于平均成本14.5%,扣款金额+20%;净值高于平均成本0.5%,扣款金额-20%
★
定投亏损10%,扣款金额+50%;亏损20%,扣款金额+100%;亏损30%,扣款金额+200%
★
当30日均线
>
★
根据上面的规则,我们得到了一个庞大的样本数据:138,600组。
具体如下: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4352091.jpg
终于铺垫完了。下面就是测算结果了,对数据无感的童鞋看看每一部分后面的数据小结即可。
普通定投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2523148.jpg
请记住,普通定投的盈利数据是智能定投的参照系。
均线法
9种组合共9张表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0330682.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0500365.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0531649.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0183382.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1734402.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1669019.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1961420.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1787177.jpg
一口气上了9张表,必须小结一下:
均线法定投的所有9种组合,盈利概率和年化收益率都高于普通定投。
同一均线中,级差越大,定投盈利概率和年化收益率越高。
同等级差中,均线越长,盈利数据越好。
500日均线、级差50%,是9种组合里,盈利概率和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一组。
比如:上证指数的3年期定投,如果选择500日均线、级差50%的智能定投,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5.66%,是普通定投(7.44%)的2倍。盈利概率达到70.97%,远高于普通定投(58.42%)。
移动平均成本法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4421223.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4470606.jpg
移动平均成本法数据小结:
移动平均成本法明显强于普通定投。
移动平均成本法的两种策略中,进取策略优于稳健策略。
定投盈亏法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0836657.jpg
定投盈亏法数据小结:
趋势法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12336298.jpg
趋势法数据小结:
从盈利概率来看,如果以上证综指为定投标的,趋势法各个期限的盈利概率均低于普通定投如果以标普500为定投标的,趋势法3年以上期限的盈利概率高于普通定投。
从年化收益率来看,如果以上证综指为定投标的,趋势法5年以上定投的年化收益率高于普通定投;如果标普500指数为定投标的,趋势法各期限的盈利水平均低于普通定投。
趋势法并没有战胜普通定投。
小结
均线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定投盈亏法均强于普通定投,但趋势法并没有战胜普通定投。
经过上面一轮智能定投和普通定投的PK,均线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定投盈亏法胜出。那么好奇的小伙伴可能还想知道:这3种方法到底谁更优呢?
下面我们就来比比看。
我们化繁为简,用历史长、数据样本多、更有代表性的标普500指数做为定投标的,测算了6个月、5年、10年这三个覆盖短中长期限的定投盈利数据,得到下面这三张表: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9779858.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9479546.jpg
http://blog.cnstock.com/UploadFiles/2017-4/1229290554.jpg
pk结果在此:
1、6个月的短期定投:级差为30%和50%的均线法最优,其次是移动平均成本法,而后依次是级差为10%的均线法和定投盈亏法。
2、5年的中期定投和10年的长期定投:
长均线(500日)、大级差(50%)的均线法最优,其次是定投盈亏法,而中短均线(180日、30日)、小级差(30%、10%)的均线法和移动平均成本法不分伯仲。
综合来看,长均线(500日)、大级差(50%)的均线法胜出!
总结一下
★ "低点多投"确实能让定投效果更好。同样的定投标的,同样的定投时间,智能定投优于普通定投。
均线法、定投盈亏法、移动平均成本法等智能定投,盈利概率和年化收益率均优于普通定投。
无论是上证综指还是标普500指数,无论各个定投期限,这三种智能定投的盈利概率和年化收益率均高于普通定投。
★
从短期定投的盈利概率和收益水平来看,均线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定投盈亏法
而从中长期定投来看,盈利概率方面,长均线(500日)、大级差(50%)的均线法明显最优,然后依次是定投盈亏法和移动平均成本法;
年化收益率方面,长均线(500日)、大级差(50%)的均线法最优,然后依次是定投盈亏法、移动平均成本法。
究其原因,就低点加仓频率和加仓幅度而言,长均线(500日)、大级差(50%)的均线法>定投盈亏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可见在低点收集更多便宜份额,是定投盈利的关键。
★
通过我们设置的9种均线法组合(30日、180日、500日三种均线和10%、30%、50%三种级差两两组合,共9种)的盈利数据来看:
①
②
行文至此,我们还想再多说几句:
虽然智能定投优于普通定投,但前提是建立在“低点时加大定投金额”这一基础之上的。
然而,很多人在低点时看到定投出现亏损,处于恐惧,连坚持扣款都做不到,更别说加大定投金额了。
其实,克服恐惧、在低点坚持扣款才是定投成功的最大诀窍,智能定投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如果你刚刚接触定投,接触股市,建议选择普通定投就好;
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克服熊市的恐惧,敢于且有能力在低点大力加码定投(每月有2倍、3倍于基准扣款金额的闲钱),智能定投或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