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365高粱的兴衰
(2025-08-06 13:05:05)
标签:
365 |
熟人推荐网购一袋高粱粉做的蛮合口味。
高粱在老家叫芦粟籽(方言),高祖来自庐江北门。
记得不大的时候每年奶奶在田间地头空地边种些高粱,一起风高粱如箭的长叶婆娑舞动,很窄的路避不了叶子接踵打在脸上,只好用手挡着脸蹒跚走路。
那时候不只是我一家种高粱,很多人家都种不仅是吃它的米,是用它的穗扎扫帚,哪家也离不开它。高粱米主要做元宵,用糯米或籼米搭配高粱水磨,几层棉纱布铺在稻箩里的稻草灰上,吸掉水分面粉保持块状,取出来搓汤圆,也可在蒸笼里蒸熟放在空气里阴干后,收集进容器(坛坛罐罐)里用清水养着,冬天可以吃一个多月不会变质。
奶奶和妈妈她们喜欢吃高粱汤圆,我很讨厌。我问奶奶为什么喜欢吃这个东西?奶奶说:你还不知道在哪翻跟头,它就是老祖们主要粮食之一,耐病虫害。
自然灾害粮食紧张,高粱救了多少人性命,我们家也不例外。
有一年圩内水涝田里庄稼看不见杪头,种在田埂上的高粱不受影响,谁家种的多粮食不用愁。不值钱的东西比大米还金贵。
防患于未然。高粱在奶奶她们那代人的心里难以释怀。
芦粟籽我已经有数十年没走过它的禾下。曾经种它的土地都是人间城廓。
前一篇:217@365收成不大乐趣不小
后一篇:219@365魅力之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