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8@365时代的记忆

(2024-09-04 13:09:46)
标签:

365

几岁时随父去镇上买东西,南北走向的青石块路仅可走人,黄铁匠铺、食品站、医院、供销社、综合商店等政府机构沿青山河圩埂内建造,西边有澡堂、理发铺等。
圩埂逐年增高,看似这些房屋是建在圩埂坡上,其实当时地基与埂头持平,甚至高于当时圩埂面,人工挑土在圩埂边磊成一体加宽做房基。

父亲说:这些建筑不是远古的,这些房子是万春圩地主建的,解放后归公做公有集体设施。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后陆续建成的。
大闸最早的闸不是“安流闸”建成于民国六年(1917).拆于2001年。1061年设闸《梦溪笔谈·长兴集·万春圩图记篇》

万春圩自北宋修复后一直延续到明代,民国二十三年(1934)又修复《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现在的圩是经过多少次修复的成果。
20世纪初叶,大闸老街还原成青山河圩埂,好像这里曾经什么没发生过一样。

随之在距离圩埂内50米外又在沟田上建起一座新街。几十年后又有人称这条街是‘老街’。
人生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一条街没的建,建了拆,拆了建,不断地在拆与建中延续时代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