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365买菜的误区
(2024-08-10 13:18:34)
标签:
365 |
那时候我的宿营地在夏庄,这里土地活跃的农户种大棚,辣椒为主流,也有四季豆、韭菜、嫩大蒜等。
一次我去县城采购易损件,遇见邻居小龙在街边卖嫩蒜。我估摸哪天嫩蒜不好卖,两只菜篮没怎么少。都熟悉了他也不客气说:帮个忙,把粗蒜和细蒜在车上给分成捆,约八两样子,我在路边卖。
我们分好他卖的所剩几把,看看是粗蒜,心里想怪不得小龙卖蒜要分粗细,原来细蒜受人青睐,粗蒜滞销。小龙还剩两把蒜,扯开嗓门对买菜人吆喝:自家菜园里的,吃不掉。便宜一点拿走。
小龙把蒜卖磬,把电动车和菜篮架上我们车上,高兴地买包20多元的烟拆开,我们没人吸烟。他二十四个对不起,不是你们帮忙今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
今天他的蒜是来兑给小贩的,小贩见机杀价搞得不欢而散,只好就地开零称。
启嫩蒜时没打算零售,统货过磅。零售人们以为细的是‘本蒜’粗的是侉蒜,当然细蒜要抢手些价格还高于粗蒜。
一账算下来,细蒜高5毛,粗蒜少2毛,比一称称平均高1毛多钱500g。
小龙母亲腿脚不灵光,天天背只粪桶浇门口那几块地里大蒜,长的高而粗耐看。小龙看见母亲去浇蒜就跟母亲吵,我们家种的是本蒜,妈妈大人给你浇成洋大蒜还能卖给谁呢。
小龙讲:茄子、辣椒都是一样,肥施多了就长成“洋玩意”增产的同时跌价还难卖。
前一篇:222@365夜钓轶事
后一篇:224@365热天里的邂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