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中水塘的形成

(2024-04-18 14:05:18)
住古塘巷是五楼的二层,新房任我选却认定了二层。
楼房建在东翠螺山麓,二层比平地五楼高,可一览无遗横江穿梭不息的船舶,和翠螺山上缆车、三台阁。

住那不久,闲来无事想出去看看西南围墙外荒凉到什么程度。
从锚链家属区小路走进荆棘丛生的杂树林,土丘连绵。听开小店的毕师傅说:“土丘”是坟,(牛渚)采石古战场殉难将士墓群。

古塘本无塘,是墓葬需要土堆坟取土坑积水成塘,未成古塘前是山坡。古塘巷(路)东西各有一个水塘。

前述‘楼房建在东翠螺山麓’哪还有‘西翠螺山’了。是的,就是现在的翠螺山。北宋熙宁三年(1070)从牛渚山开牛渚河《现在锁溪(犀)河》据记载:“牛渚山矶下水流湍急,大为舟楫所害,为缓和水势沿翠螺山东平畴冲积地带开凿新河,全长约2400米,宽60米,起到沟通长江与古镇”。
2005年疏浚。

我住的东翠螺山因牛渚河分开成两座山,得名古塘山,山上有寺供守坟人居住。得名古唐寺。位置在现在古塘路口靠古塘一侧。(过去是一家理发店)现在是普通旧民宅。

我想古塘是在唐贤街形成前就有的,因为那时候盖房子用的砖瓦是就地烧制的。我观察过山林中有规模的建筑附近都会有山塘,这些山塘是取土烧制砖瓦的坑形成的。
而路西的水塘应该因墓葬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