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5@365分享一个节点的勘察体会

(2024-03-25 13:03:36)
标签:

365

多少年管线勘察经验中,使我受益匪浅的是依靠群众力量。
一条合理的管线走向可节省大量的投资成本,简化管线长度减小管径可节省材料,利用地形地貌可减少施工成本。

从A-B的直线距离是管线走向的最佳选择,通常是不可能有条为你准备的路可走,这样就以直线为轴心避开障碍物中选择走向。

石塘线是从邰桥石乌线上开口,经围乌路由右向左,必须挖开公路。公路两边是陡坡施工成本较高,综合多相因素只有从岔路口低涵边经过,还是要破两条乡村公路造价也不菲。为此,石塘线一直未开工。

翻阅了围乌线改造前后的勘探资料未能发现老邰桥南50米内有低涵贯通东西。管线在这个点便捷过路实在是没折了。围乌路改造后老邰桥不在是承载干线路桥,变成乡村路桥。
桥下水系为淡水养殖。

那天我带几个人又到邰桥勘察顶管施工位置,养殖户老板看我们用探针检查淤泥层深度,他担心是否对螃蟹生长有影响撂下不少狠话。他看我们对他的言语没什么反应又改变口气,和蔼地凑近搭讪。
当蟹老板知道我们的意图后,回家探访老前辈们,得知早年桥南西有低涵引大港水灌溉或泄洪。

陡坡下有明显的凹陷,探明水中30CM以下有1m²左右被淤泥封口的低涵,几十年没用过废弃的。
这一发现为石塘线节省一笔不菲的资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