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65本土的世界的
(2024-02-03 13:49:06)
标签:
365 |
在农村工作时发现一种现象,村庄名字是根据姓来命名。例如:刘村起初刘姓为主;夏庄,这个庄子夏姓为先建者。后来不断发展村子居住没余地,刘村渐渐分出去一部分新建居住地,因为在刘村外又是邻村中间,叫中刘村。中刘土地有限不得不向外建房,按位置它在中刘下面称下刘。
原来是单姓小村后来合并,每个单姓都不能丢或以其中的大姓命名,出现三姓的村庄例如:龚赵鲁;鲁陈扬;陈刘严等等,很少有四姓组成的村名。
王姓与其它姓组成的村子谐音不好听。例如:姥下河有个赵王两姓组成的村子,叫赵王不好听,叫王赵还是赵姓吃亏。
有个闵村分老闵和新闵跟大王与小王合并,起个村名难住了乡雅文士。闵王不好听,王闵照样不得活。有人想干脆村名字不带‘闵’字。至今‘闵’‘王’不犯。
有的地方一门姓分家建庄,按方位命名。例如:徐村,南徐、中徐、北徐。埂上刘住满了必须到埂下去建房,为了区分住在埂上与埂下,便有了埂上刘和埂下刘。例如:埂上扬村、埂下扬村。
有的村与别的村隔的远又没发展一直都延续方位命名。例如:塘拐、草鞋张、湾子李等。
孟家闸那边有个村叫沿河赵。它的来源是姥下河岸边的赵姓村子。
给我感觉这些不显眼的本土名字才是世界的。
前一篇:33@365年在心中的意义
后一篇:35@365雪地里的哪串脚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