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课例赏鉴
——该课例获四川省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课堂教学研讨会展示课第一名(绵阳)
执教/易晓 观察/段增勇
【课例实录】
师:昨天同学们预习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生:我读这篇《边城》首先感觉它很长,然后通过边城的人过端午节,感受到边城的淳朴民风和节日的热烈气氛
生:其实一开始读,我觉得这篇文章很长,所以没太在意但是后来跟着主人公翠翠的心境进入到古朴的边城,觉得很有趣,很舒服
师:看来大家都读出了一点味道,今天我们就随着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走进边城,走进沈从文的内心世界刚才同学们提到《边城》里写了很多的民俗,特别集中写的是哪几个节日呢?
生:端午节、中秋节、过年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围绕着这些节日,沈从文先生写了哪些习俗呢?请你拿起笔在书上勾一勾,画一画
(生看书、勾画)
生:端午节的时候,喝雄黄酒,划船,捉鸭子
师:在这些习俗里头,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
生:捉鸭子、赛龙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赛龙舟,从中可以看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和性格呢?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朗读第3段)
师:这里提到赛龙舟时的鼓声如雷鸣,而且人们都会去呐喊助威因此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边城人民在这样的节日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生:欢喜
师:还有呢?人们划龙船时是需要竞争的,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激动,热切
师:很好,在这种和谐热闹的氛围里,我们可以看到边城人民的热血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我们再看一看中秋节和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做什么事
(生阅读48~49段)
师:边城是一个不为外界所干扰的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的所在,这里的人民过着自然、健康、安宁的生活这些动人的风俗画面,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环水绕之城特有的地方色彩,烘托了湘西人民原始、天然的人性美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说,你感觉这里的人民有什么特点,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印证?
生:我觉得边城的人民非常高尚,民风很淳朴比如第6自然段说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这体现出顺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还有第18自然段,“人既醉倒后,无从入城,祖父为了责任又不便与渡船离开”,这也体现出祖父的责任感这些都说明边城民风很淳朴,人民品德很高尚,我很喜欢这样的人
生:从25自然段开始一直到32段,是翠翠和别人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翠翠把什么都说出来了,而现在的人彼此间也许不会有这样的信任由此我看出,当时人们心灵都很纯洁,对别人没有太多怀疑
师:边城的人还有很多,但有一个被忽略了,就是过渡的人请看文章最后一节,这里实际写了一场过渡人和船夫的争执“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要把钱送给老人不可”为什么呢?从这种“争”里我们能读出什么?
生:这里的人都非常淳朴,觉得无功不受禄,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酬劳钱在这个地方不如人们之间的感情来得真挚、重要,陌生人之间也能体现人性的温暖
师:你用了很好的词语,体现了人性的“温暖”,人们不看重钱财
师:现在我们再进一步看看同学们特别喜欢的一个人——翠翠翠翠美吗?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首先要请男同学回答
生:我觉得她手比较巧,比如在11段“用粽叶编蚱蜢、蜈蚣玩”
师:换句话说,我们叫“心灵手巧”还有呢?刚才那段对话里我们感觉翠翠有一种什么特点?
生:单纯的美
师:我们再看看围绕端午节,翠翠发生变化了吗?顺着时间来先看前年的端午节,翠翠遇见了二老傩送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书上勾一勾关于翠翠变化的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
(生阅读并勾画)
生:第45段“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和第47段“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可以看出在和二老对话之后她内心的变化
师:“沉默”可以表现出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生:可能是她对二老有好感了吧
师:如果这里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再往下找“去年的端午”翠翠遇见大老,当爷爷和翠翠回来的时候,翠翠的表现是什么?
(生阅读并勾画)
生:爷爷提起把翠翠嫁给大老做媳妇,她生气了,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但是前面提到二老,她“只是抿起嘴唇笑着”这说明她对二老有好感
师:翠翠和爷爷的对话里有一句话,表明翠翠的心里其实已经走到二老的世界去了能不能找到这句话?
生:“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
师:因为青浪滩有谁?
生:二老
师:我们把这里和前面联系起来就会知道,翠翠的“沉默”和“问”其实是因为什么?
生:心里产生了朦胧的爱意
师:那么再过一年,到了今年的端午节时,再次听到端午的鼓声,翠翠会怎么样呢?我提醒大家看一看第一章最后听到端午节鼓声时首先谁变化起来了?
生:狗
师:翠翠呢?骂了它然后呢?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第13段)
师:“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就会引起翠翠的——
生:怀念、向往
师:我们再看文章最后,爷爷的船上来了一队迎亲的人,他们过渡后,翠翠请祖父吹起了《娘送女》的曲子我们把前前后后的情节连在一起想想,翠翠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形?
生:《娘送女》感觉是出嫁的表现,她以前听到鼓声就会想去看节目,但现在听到鼓声,她想听这支曲子,我觉得她想出嫁,嫁给二老
师:我们前面说翠翠有天真之美,现在感觉她有什么样的美呢?
生:觉得她变成熟了,比以前多了一种情愫在心里
师:比以前什么都不知道的小丫头多了点心事,多了点向往,情窦初开,懵懵懂懂,充满对爱情的向往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全文第一章里写的翠翠,看看翠翠还有什么美
出示投影,师生配乐朗读: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就又从从容容的来完成任务了
师:从这段文字可以感觉翠翠还有什么美?
生:她有一种自然美,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师:“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能感受到什么?
生:她有点淘气,善良、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