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是写景散文还是抒情散文?
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贵良
问:人教版新课程教材把《荷塘月色》放在“写景状物”单元,课后练习也侧重对荷塘景物的赏析,我们在备课时却感受到这篇文章其实更偏重于抒情,请予以指导。
新疆 薛皙文
答:以写景、抒情、记叙来区分散文类型其实不太合适。因为这三种表达方式本身就纠缠不已。如我们常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记叙,有写景,也有抒情,即借“境”抒情;如《岳阳楼记》是写景散文还是抒情散文?不能以此来区分,艺术性强的散文总是把写景、抒情、记叙或者议论融会起来。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属于五四新文学打破中国旧有的文类体系后创造的文体,吸收了西方散文文类的因素。日本学者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塔》中对essay的描述:“如果是冬天,便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上,倘在夏天,则披浴衣,啜苦茶,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essay常译为“美文”,也有的译为“随笔”。这种无拘无束的谈话,突出真和个性的流露,自然会杂用各种表达方式。如果散文要有个分类,我还是主张叙事和抒情的两分法。
《荷塘月色》虽然有叙事,如“我”走出家门,沿着荷塘行走一周,回到家,但是叙事因素并不突出,不可以叙事散文来看待。其中有三个段落描写荷塘月色,以及回想古诗词中描写采莲的情景,意在抒发那点“颇不宁静”的心思。全篇来看,叙事、写景、抒情融会在一起,虽然写景很多,但是就分类来看,则以抒情散文看待为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