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塘栖古镇(1) 广济桥和廊檐街

(2018-06-10 20:26:26)
标签:

浙江

杭州余杭

塘栖古镇

广济桥

yingpn1951

分类: 江浙沪

        塘栖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自元代商贾云集,蔚成大镇,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

最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是大运河上的广济桥,这座已有数百年岁月的古桥,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就像塘栖的魂、古镇的魂,是我们塘栖人的精神支柱,有了它才有了古镇的繁华……”。

       相传,广济桥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明朝时桥毁,后于1498年复建。桥水平全长78.7米,桥面两段宽6.12米,顶宽5.2米,南北各设踏步80级,中孔跨径15.69米,矢高7.75米,其余六孔南北对称。石栏板素面,栏板两端为卷云纹抱鼓石,共有望柱63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莲。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是余杭地区最著名的标志性古建筑物之一。1989年,广济桥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6月,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广济桥作为遗产点正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矗立在塘栖广济桥边的陈守清塑像。

据杭州余杭市政府网站记载:陈守清,宁波人。明弘治初到仁和县塘栖镇经商。时镇上跨运河长桥(又名广济桥、碧天桥)坍圮严重,行旅难渡。有壮胆而过者,常从桥上坠河淹死,每年都有数起。镇民亦有修复之议,但因河宽工大,巨款难筹,无人敢出面承担。陈守清发誓修桥,出所蓄白银百两,买山开矿取石,造船下水捞石,再商于当地士绅,集资若干,仍不敷所用。陈守清毅然削发为僧,抛妻离子,奔走四方,哭拜化缘。至松江,乡绅夏景昭敬而重之,布施重金。陈守清再走京城,号泣求助。市民助者甚众。事传内宫,圣慈太后闻后也很感动,助银若干,众官亦多资助。资足后回塘栖,请良工修筑。弘治十一年(1498),桥成,长二十四丈,七孔,气势雄伟,镇民称便。又用余资修成馀桥和圆满桥两座石拱桥。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20146月,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广济桥作为遗产点正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广济桥上下游和桥墩附近的防撞墩。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广济桥,曾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桥南北各设踏步80级,从桥下拾级而上,全都由青石板铺就,刻有防滑花纹石栏板素面,栏板两端为卷云纹抱鼓石,共有望柱63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莲。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去塘栖古镇的人都要到广济桥走一走,高峰时500岁的广济桥每天要承载五六万人的流量。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随着申遗成功,以及塘栖古镇风貌对游客的吸引,前往塘栖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节假日期间客流更是呈井喷状态。广济桥上的人群几乎密不透风,堪比黄金周期间的杭州断桥。有关单位的人员介绍说:古代工匠的技艺真的了得,我们每年要对广济桥做四次检测,沉降、形变等项目的数据走向,目前都基本正常。但是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分流绝对是必要的。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更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塘栖镇政府计划在广济桥以东约420米处新建一座人行景观桥,分担人流、减轻古桥压力。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塘栖的街市最为出名的特点,便是遍连全镇的廊檐街。 

旧时塘栖廊檐是街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称奇江南。清代诗人王拭曾有一首描写塘栖廊檐的诗,诗云:“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廓路路通,绝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笠屐学坡翁。”这首诗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塘栖的廊檐,曲曲直直的长廊将全镇连成一片,出门连下雨都用不着戴笠穿屐了。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塘栖的廊檐街,在靠河的一边建有 “美人靠”与廊檐街相配套,颇具特色。 这些“美人靠”,其实是一长溜独特的木制长椅,供行人停留歇脚。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就连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桥上,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桥棚,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这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整个江南。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作为运河申遗的遗产点,广济桥上的一砖一石,都是跨越世纪的美丽。她是塘栖古镇的中心,市镇都围着她,如今的她一手牵着古色古香的水北街,一手系着时尚新潮的水南街。“左岸历史,右岸未来”的格局在广济桥畔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走到桥顶,可以看到古镇的全貌。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过去的塘栖,说到桥向来有“三十六爿半”之说。这些桥大都千姿百态,将整个水乡老镇打扮得生机盎然。如今昔日的模样己不复存在。好在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长桥还在,那饱经风霜的长桥依然四平八稳地横卧在河面上,源源不断地向你倾诉着昔日桥乡的晖煌、昔日桥乡的风采……


浙江:塘栖古镇(1) <wbr>广济桥和廊檐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