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与诗歌

标签:
有关诗歌 |
分类: 诗歌你我说 |

柯伦
引言
1.苦难产生悲剧,亦产生诗歌。苦难之所以具有摄人心魄的震撼力,是因为苦难本身所释放的悲壮之美。悲情、悲悯、悲愤、悲苦和冤屈等等,都是苦难在情感上的一种特殊表达和所呈现出来的宣泄方式。
2.苦难的来源:苦难有来自自然界的致命一击,有人类自我相残,或者是自身行为严重扭曲所导致的毁灭性打击,也有来自个体外部不当或者强加力量的摧残和迫害。
3.解释苦难是个错误的冲动。诗,不是去解释苦难,而是描述、揭示或者侧击,注重的是苦难的事件、故事、情节以及个体的命运,等等,并告诉人们从中获取智慧和养料。
4.苦难是一座盐海,苦涩、苦咸盈满全身。诗是一滴蜜汁,企图化解或者冲淡一味苦胆。
5.追究苦难的本质应该交给哲学家探索或者解答。苦难本身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的叠加,或者自然之力给予人们的惊醒和警醒。
6诗在苦难的屋檐下沉思,俯拾一片枯黄的叶片,阳光是它的眼睛。
7.诗进入苦难烧毁的森林,满目疮痍,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迷失方向,甚至步入歧途,沾染上一些关于苦难的灰尘。
8.苦难的发生以及形成的原因,都与诗无关。但是,诗有时喜欢与其攀亲戚:走得好,就会相处无安,相得益彰;走得不好,就有可能跌落自身,丧失自我。
9.
10.谁也不愿意提取苦难,因为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诗之所以提取苦难的一粒种子,是奢望那些烧成灰沫的芽胎,在埋入泥土经过发酵之后,待到来年春天能够生长出一棵警示的心芽,或者是一丝春雨的温暖和抚慰。
11.苦难在诗之前行走,诗在苦难之后沉吟。苦难已住进历史的帐篷,诗企图敲击现实的墙壁。
12.诗歌一旦与苦难联姻,苦难就是诗歌的温床,诗歌就是苦难的原野上盛开的一束鲜花。
13.苦难不是哭泣的婴儿,而是内敛深重的内伤员。诗也不是花前月下的情人,而是岁月沧桑的劲松。
14.苦难长满带刺的锋芒,所触之处鲜血涌流;诗歌是带刺的玫瑰,远观像朵花,近品是麦芒。
15.苦难的哲学价值,正是诗歌所祈求的。诗歌借助苦难这副苦熬的药汤,抚慰或者调和心灵的创伤。
16.当诗从苦难中爬出来的时候,已是伤痕累累……
17.苦难帮助诗歌,打开事物的心脏、增添力量与活络的钙质,诗歌借力苦难,强壮自己的脉搏和骨骼。
18.苦难是一副警醒剂,诗歌是一抹清凉油。
19.苦难横卧在历史的洞穴,诗歌却站在现实的肩膀。
20.苦难的发生既有必然,也有偶然。站在苦难的角度,产生诗歌便是一种必然。
21.苦难的深重程度,取决于某种因素的强大;诗的厚薄,取决于诗人驾驭事件、思想、情感、审美涵养以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优劣。
22.苦难在地狱,诗歌在天堂。两者的连接需要借助于光明的金线来搭桥。
23.苦难是已发生的灾害并沉淀在历史的骨髓之中,诗歌却要翻阅、内审甚至钻探其中的轨迹、弦歌和内核。
24.苦难之水荡开诗歌之韵,苦海之域托起诗歌之舟。
25.诗歌之于苦难犹如万物之于大地,皆有灵性,一旦打开铁门之锁,就会蹦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灿烂火花。
26.如果说,诗是苦难之树上新添的一枚叶片,葱绿而富于生命,那么苦难就是沙漠里烧焦的沉睡的胡杨林。
27.从某种意义上说,愈是诗的,就愈是苦难的晶体;愈是苦难的,就愈是诗的珍珠。
28.不是说诗不能解决苦难的根源,而是说诗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诗就是诗。
29.走远的,是苦难的躯壳而不是灵魂;追逐的,是诗歌的脚步和良知。苦难是生命深处的伤口上吐出的血泪诗篇,诗歌则在打扫战场时苦心寻觅而抽出的一把剑柄。
30.苦难是一座深渊,无法填平深不可测的鸿沟;诗歌是一朵奇葩,可以绽放人性光辉的高洁。
31.苦难是历史的车轮脱轨而塌陷的深坑;诗歌则是森林里飞鸟鸣叫而奋飞的激情。
32.所有的苦难最终将被时光的碎片所掩埋,与苦难有关的成功诗歌则定会大放异彩。
33.苦难是生命的魔鬼,诗是生命的村姑;苦难是人生的魔咒,诗是人生的叶笛。
34.生命的河流如果被苦难所泛滥、所浸泡,那是不幸;诗歌如果拥抱苦难的灵魂、提炼苦其精髓,那是诗之幸。诚如“国家不幸诗之幸”,是一个道理。
35.苦难二字,单从字面上拆开来看,有如下词意组合:困苦艰难是其一,苦海难渡是其二,苦情难诉是其三,痛苦磨难是其四,等等。
36.如果说苦难是原野上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那么诗歌则是希望抓住那可以驾驭烈马的缰绳……
37.人人都不希望经受苦难或者磨难,但苦难偏偏在某个时刻突然降临。沉迷其中,或者被苦难击倒,那苦难就是一副毒药;化解苦难,抚慰创伤并吸取深刻的教训,它就是人生重新站起来的坚强翅膀。诗歌愿意也应该成其为翅膀奋飞起舞的一片斑斓羽毛。
后记:这是我2008年底的一篇旧作。当年发生汶川大地震,就做了一些肤浅的思考。随后,修改过几次。今天翻出来挂上博客,算是自己一个诗路旅程小结。我不是什么理论家,就是一点兴趣和爱好,如果您看后,认为是谬误,就权当一笑;如果您读后,觉得还有那么一点意义,我就十分欣慰和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