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的分类:自娱性与表演性

标签:
教育舞蹈上戏未来艺术教育中心自娱性表演性 |
“幼儿舞蹈”是由儿童表演的、体现幼儿生活的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简单来说,幼儿舞蹈可以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两种——家长们,请听小编的简单归纳总结。
自娱性幼儿舞蹈
以娱乐性为主,于娱乐之中展现场景。常见的有:“幼儿律动”、“幼儿歌表演”、“集体舞”和“音乐游戏”。
幼儿律动:又分为“生活类律动”和“动物类律动”,是指在音乐和节奏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节奏感较强,动作形象简单。
幼儿歌表演:是指幼儿在唱歌的时候配以形象生动的动作,用声音和形体共同去表达情感;其特点是以歌为主,动作为辅,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丰富的情感。
幼儿集体舞:一种集体娱乐的歌舞形式。它是指参加者成双结对、以规定的队形和动作相结合来进行的集体舞蹈。“集体舞”又分“邀请舞”、“单圈集体舞”和“双圈集体舞”,能够与培养幼儿间的情感文流和集体意识,达到相互了解、团结友爱的目的。
幼儿音乐游戏:是指幼儿通过身体的运动,在音乐或歌曲的伴奏下进行的有规律的游戏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表演性幼儿舞蹈
是指编导者通过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的、通过表演来反映幼儿生活的舞台艺术作品。
传绪舞蹈:如《向前冲》,通过抬腿、摆肩、扭腰等动作,表现出幼儿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情绪。
情节舞蹈:如《井冈山下种南瓜》,通过生动形象、符合故事情节的具体动作,表现出苗族小朋友上山挖地、种地的场景;后来,地里结出了一个大南瓜,孩子们高兴地围着南瓜跳起舞来——通过这样的故事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珍惜生活的美好品质。
幼儿舞蹈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姿态以及高贵的气质,增强孩子的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对节奏的敏感性,给予孩子艺术和美的熏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同时,学习幼儿舞蹈还能增强孩子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还在犹豫什么?
这样有益身心健康、又能丰富童年生活的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前一篇:影响宝宝幽默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