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宏伟律师谈三个好工人

(2022-07-25 09:40:38)

刘宏伟律师谈三个好工人

   工农商学兵,“工”排在第一位;在我国《宪法》就有工人阶级是“先锋队”,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工人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没有军队不稳,没有农业不安?那么没有工人创造财富和价值就不会“国富民强”。从这个角度研判笔者对下面三位工人给予点赞:

  1、王进喜:如果说现代意义的角度讲,中国第一口油井出自谁的手?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铁人王进喜”就是中国队伍的旗帜和方向,在石油队伍中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壮志和实干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要知道我国建国以后,在西方的围追堵截下,要摘掉“贫油国”的帽子难上加难,而西方断言中国的陆地不产石油,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王进喜在大庆油田打出了中国的第一口高产油井。中国从此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b30d9d78fd9025e46a7b010fb768f1f

王进喜(1923108日—19701115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工人。

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

19704月,王进喜被确诊为胃癌晚期。197011152342分,王进喜因胃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终年47岁。

2009910日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9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王进喜: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2、李四光: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里我们不得不提李四光。我国的地质工队没有任何的经验,起步恢复和发展离不开李四光,他是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建国后李四光率领一批又一批的地质工作者走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发现了诸多新的地质矿产,在工人队伍中李四光作为杰出代表功不可没。

c710b0437e1caa843f4b0855a4834e8

李四光(18891026日—19714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1910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3、杨继承:科学家和设计师完成航空母舰的设计,而落地去建造航空母舰难度可想而知。中国现在提倡“工匠精神”,在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的焊接队伍中,中船重工集团焊接工艺负责人杨继承横空出世。他在焊接队伍中量化细化碎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工匠精神为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赢得了掌声。

中船重工大船集团焊接工艺负责人 杨继承:难度也挺大,我现在四十多岁,别人看着像五十多岁,压力大到确实晚上睡不着觉。不是一天干出来的,是一天一天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那是一根一根焊条画出来的。

据介绍,每一条焊缝X光拍片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舰面的平整度控制在3‰以下。建造的过程没有发生质量事故,没有发生返工现象。

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顺利推进,不仅标志着我国的航母工程又取得重大进展,也体现着中国人对未来海战的理解和在船舶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