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联教育教师考编每日一练0226期答案
(2017-02-26 21:35:15)
标签:
教师招考教师考编教师招聘 |
分类: 考编题库 |
师联教育(专注于教师教师考编11年,品质保证,值得信赖)
官方网址:http://www.shilianedu.com/
学校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南口(山东师范大学校本部南门)三庆汇文轩大厦西座11B
乘车路线:可乘坐16、62、79、115、117、K93、K59、K68、K139、202路公交车到“经十路历山路”下车
报名电话:0531-86563780,在线QQ:3086691535,
一、公共基础知识
1 [判断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20世纪中叶,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的团队,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 [判断题] 学科课程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A.√
B.×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其缺点主要有:第一,科目繁多的学科课程导致总体课程体系臃肿不堪,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第二,学科课程以分门别类的方式组织和编排,而学生的现实生活却是完整的,这种课程上的人为的割裂,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第三,由于学科划分过细,造成知识面过窄,内容偏深偏难。第四,各学科相互分离,彼此孤立,造成学习内容相互分离甚至脱节。第五,具体的某门学科课程对于该学科的一位未来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说是必备的,但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许是多余的,因为它们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缺乏联系。学科自身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往往有冲突,学科教师面临这种冲突时,往往容易牺牲学生的利益,迫使学生服从学科的要求。
3 [判断题]
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
A.√
B.×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
4 [判断题]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即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 [单选题]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记忆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6 [单选题] 在品德结构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
A.道德意志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起调节促进作用。根据题意,该题正确答案为:D。
7 [单选题] “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复习旧知识以学习新知识属于顺向正迁移。
8 [单选题] 教师运用手势有一个过程,其动作的规律是( )。
A.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B.欲扬先抑、先右后左、先上后下
C.欲扬先抑、忽左忽右、先上后下
D.欲扬先抑、先右后左、先下后上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师运用手势有一个过程,其动作的规律是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根据题意,该题正确答案为:A。
9 [单选题]
每年3月5日,班主任都需要学生们创作雷锋板报,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 )。
A.道德水平
B.政治觉悟
C.学习成绩
D.道德意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略。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0-11题。
【资料】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气愤地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
10 [不定项选择题] 李老师的做法对吗?( )
A.√
B.×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略。
11 [不定项选择题] 李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妥?( ) 查看材料
A.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B.对学生实施变相体罚
C.事先没有充分调查学生未完成作业的原因
D.违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关于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E.当众宣布处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答案:A,B,C,D,E
参考解析:略。
二、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1[单选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是有相关的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当前事物时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理解,可见题干所述体现的是知觉特征当中的理解性。
2[单选题] 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验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然后提出假设,最后检验假设。
3[填空题]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全国范围适用
4[填空题]
内脏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动觉,静觉(平衡觉), 机体觉
5[简答题]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1)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适应不良、厌烦情绪、挫折与紧张、困扰情绪的宣泄、寻求注意与地位、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性别差异等。
(2)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威信等。
(3)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课堂的物理环境等。
6[简答题]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养成、潜能开发、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
(2)强调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注重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以克服分科教育的缺陷。
(5)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7)实现课程体系三级管理。
(8)强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赋予新课程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趋于法制化。
7[简答题]
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参考答案:(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等。
(2)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自身内部因素有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机体外部因素有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稳定因素有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定因素有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可控因素有努力,不可控因素有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3)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等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为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而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归因会影响学生的成就期待、情绪情感反应、行为方式等,从而会影响其学业成就。
8[简答题]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
(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
9[简答题]
简述预防教师违法行为的必要措施。
参考答案:(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10[判断题]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最根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三、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1[单选题] 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
A.单轨制
B.中间型学制
C.双轨制
D.分支型学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双轨学制以英国为代表,法国、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
2[单选题] 对义务教育中的“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C.家长有让子女人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所谓优质教育,一定是能够使学生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人格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的,是能够使学生内心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富有力量的教育。优质教育一定是学校资源的配置富有效率和效益.学校生活充满了对所有学生的深切关注,没有人被忽视和被遗弃。而学校只有开展免费义务教育的义务.还没有上升到优质教育的高度。
3[单选题] 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
4[单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它体现了( )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A.一级课程
B.二级课程
C.三级课程
D.国家课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它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5[单选题] 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该理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习俗水平。
6[单选题]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操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行为的阶段是( )。
A.操作熟练
B.操作定向
C.操作模仿
D.操作整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
7[单选题] 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
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思维运算时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无法摆脱对具体事物和经验的依赖;而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之后,则能摆脱具体事物和经验。所以答案选A。
8[单选题] 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一教就会;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学会,这说明( )。
A.个体智力结构存在差异
B.个体智力不存在结构差异
C.个体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D.智力水平群体性差异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在能力有高低的差异。而个体智力结构的差异表现在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不同能力的结合,也使人们互相区别开来。题干描述的是接受能力的差异,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9[单选题] 通过( )向学生进行教育,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
B.思想品德课
C.班会和团会
D.少先队活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
10[单选题] 陶行知先生曾做过一个比喻“接知如接枝”,这个比喻体现了( )。
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学生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C.间接经验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些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说明要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师联教育(专注于教师教师考编11年,品质保证,值得信赖)
官方网址:http://www.shilianedu.com/
学校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南口(山东师范大学校本部南门)三庆汇文轩大厦西座11B
乘车路线:可乘坐16、62、79、115、117、K93、K59、K68、K139、202路公交车到“经十路历山路”下车
报名电话:0531-86563780,在线QQ:3086691535,
免责申明:
1、本文所有内容及转载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师联教育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本文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对有明确来源的都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您对于我们的使用有任何的疑问,请致信
1295439952@qq.com,我们会及时答复。
3、如本文转载涉及版权,请备好相应材料及时联系QQ:1295439952,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