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香港馆藏选粹—中外茶具选粹》特别邮票
标签:
收藏集邮特种邮票 |
分类: 新邮报道 |
中国香港《香港馆藏选粹—中外茶具选粹》特别邮票


中国香港邮政将于2024年4月18日发行《香港馆藏选粹—中外茶具选粹》特别邮票1套6枚,小型张2枚,邮资已付图片卡
(空邮邮资)1套8枚,详情如下:
設
承
印刷方法:郵票:平版
郵票面積:郵票:一、四、五、六圖:50毫米×30毫米
郵票排列:二十五枚郵票一版
郵票小型張面積:135毫米×80毫米
小版張面積:250毫米×180毫米
齒
紙
發行日期:二〇二四年四月十八日
$2.20郵票 -
琺瑯彩西洋景物壺
法國,塞夫爾或圖爾奈(約1770)
高:10.7 厘米
蛋形茶壺,拱形壺蓋配以描金花蕾形壺鈕。壺身兩面以紫紅彩繪西洋風景人物,以樹石作陪襯,上下圍以黃、藍彩花邊一道。口沿、出水口、把、流及足皆飾金彩。
$2.80郵票 -
外銷泰國琺瑯彩宗教人物直身提梁壺
清代(19 世紀初)
高:25.5 厘米
此壺直身壺胎身厚重,寛口嵌有金屬口沿。壺肩上豎耳繫以銅質提梁,提梁為一直身橫杆,兩端垂下鈎形,連接中通直柄。壺蓋中央下陷成盆狀,蓋沿外伸。壺身兩面繪佛教人物合掌半身像,左右伴有獅身人像,間隙黑地上飾紅白色火熖紋。銅質提梁為外銷泰國瓷器的特色。
$3.70 郵票 —
荷蘭仿宜興加彩提梁壺
米爾德 · 奔狐款
17 世紀晚/ 18 世紀初
高:14.4 厘米
此壺的奔狐底款屬於荷蘭著名的陶藝家米爾德,應為荷蘭仿製的宜興茶壺。早在1670
年代,荷蘭德爾福特已出現宜興仿製品,材料以朱泥為主。雖然耐用性較低,但其仿製技術在造型和紋飾上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歐洲的工匠又加入金屬工藝和加彩元素,逐漸發展成既有宜興紫砂茶壺的外觀特點,又具本土特色的茶具。此壺的把手、壺鈕及壺嘴均鑲有金屬,可用作裝飾,亦可防止茶壺損壞,是歐洲常用的裝飾手法。
$4
郵票 — 外銷描金琺瑯彩西洋人物壺
清代 乾隆(1760–1770)
高:14 厘米
球形茶壺,拱形壺蓋。壺身一面繪有紳士淑女立於杯形紀念石碑前,後面有數艘帆船,遠岸有屋舍及高塔,近岸兩旁各繪一樹。另一面繪有土耳其人站於杯形紀念碑石旁,岸邊有水手正在處理禾草。口沿及蓋邊有紫及金彩邊飾。
$5.40 郵票 —
法國描金琺瑯彩玫瑰壺
「9Xy」青花款
18 世紀晚
高:12 厘米
橢圓形壺身,耳朵形手柄,曲線的壺流和小圓拱形壺蓋配上花形壺鈕,典型的塞夫爾茶壺樣式。白瓷壺身上繪有金線和月桂紋,粉藍細點地紋上繪畫了玫瑰圖案。壺底有「9Xy
」青花款。
$5.50 郵票 —
外銷泰國鑲金圓壺
「泰國」;「125」泰文印
約1907
高:7 厘米
茶壺以紅泥製成,球形的壺身由三小圓足支撐。壺注口、壺把的最高點及壺口成一水平,具備了典型工夫茶壺的特色。壺蓋鈕、壺蓋的邊、壺注口、壺口及圓足都鑲金,以保護器皿脆弱的部分,並增添高貴的裝飾效果。壺蓋唇及壺底分別有「125」及「泰國」泰文的印記,代表這個茶壺是泰皇拉瑪五世於清光緒年間委託工匠製作。
$10
郵票小型張 - 外銷描金青花樓閣人物紋纏把壺
清代(約1780)
高:15.5 厘米
此鼓腹茶壺的造型為英式設計,壺身兩面繪有仿中國畫構圖的山水樓閣和小橋人物,壺肩則繪上「菲茨休」雜錦紋邊飾,而壺把的流飾屬歐洲洛可可風格紋樣。壺上各部份的金彩邊飾及其他裝飾為英國工匠後加,以迎合當時的英倫品味。
$20
郵票小型張 - 廣彩開光人物花鳥紋壺
「S&JG」描紅填金款
清代(19 世紀晚)
高:12.4 厘米
扁圓形茶壺,嵌入式平蓋;壺身四面開光,內繪花果人物。開光之間飾以圍金邊圓形花鳥圖,間隙金地上飾蝴蝶花卉。壺肩有類似紋飾。壺底有「S&JG
」描紅填金款。這種風格當時在北美市場特別流行,有大量傳世茶具。
邮票:
小型張:(面值10元)
小型張:(面值20元)
小版张:
大版张:(25枚1版)
邮资已付图片卡 (空邮邮资):
首日封:
首日特别邮戳:
即時人手蓋印安排
特別安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