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护官符解读

(2021-02-16 10:47:31)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护官符解读

                   王钰报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读到这儿,准会脱口而出:“护官符!”大家对于“护官符”可谓耳熟能详,对于怎么理解这个护官符的含义呢?目前可以说大家都能说出一些道理。可是,我想说的是,这护官符在《红楼梦》里边的真正意义我们还真不完全知道。在此笔者尝试进行解读,敬请方家指正。

符,是道士或巫师所画的神秘图形,常见的如护身符,能辟邪护身,确保不会被邪秽侵袭。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薛宝钗随身戴着的宝玉以及寄名锁上的符文等。至于“护官符”,则属于《红楼梦》一书独创,故甲戌本批道:“奇甚趣甚,如何想来。”如因护身符一说推演起来,这护官符的作用应该就是可以用来防范自身官位被侵,确保自己荣华富贵的符文咒语。这应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一般来讲,我们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认识“护官符”的。

然而,如果我们稍稍放开眼界,立足文本剖析,大家一定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请看解读。

在程甲本上,“护官符”仅有这么几句顺口溜:

雨村道:“方才何故不令发签?”门子道:“老爷荣任到此,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门子道:“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情分脸面,所以如此。”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俗谚口碑,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对此,目前主流的解释大体如下:

薛蟠强抢民女,打死了人。贾雨村从一张“护官符”中得知事关四大家族,便徇情枉法,乱判此案。作者借门子之口解说“护官符”的含义: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

《护官符》因为是民间的口头创作,所以语言极度夸张。它流露出的情绪,不是对他们的富贵和权势的艳羡,而是对他们官官相护、横行不法的咒骂。正是这张护官符,直接揭露封建政治的腐败和整个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向读者显示了锦衣玉食的宁荣二府原来只是吞噬无数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的罪恶渊薮。

让这样民间俚语似的“口头语”成为护官符,其讽刺意味幽默而又辛辣。

是的,从程本上我们读到的意义就这么些,我们不可能再读出其他的什么东西来。可是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读到的本子不仅仅有程本,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一真正意义上的《红楼梦》本子。

说到这儿,一些《红楼梦》程本控们可能会很生气,但如果你能耐心的、认真的读完我的文章,你一定会怀疑你的决定,甚至彻底改变。

同样关于“护官符”,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怎么说呢?请看下图

护官符解读

甲戌本在其顺口溜词句前面则多出“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皆注着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照样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37个字;又在“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下注:“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下注:“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下注:“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下注:“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又多了一百来个字。

与甲戌本同样文字,200610月第1版校订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如下图所示。相比甲戌本多了“甲戌侧批”等字样。

护官符解读

现在看来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版本问题。这样差距的版本,哪一个更接近于原本?第二,就文理而言,哪一个更通顺,更符合文章表达的主题的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这一回,乃至于整部《红楼梦》来说都十分重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核心的问题在于第二个,我们只要知道哪一个更符合文本主题也就够了。

就当下红学群里对甲戌本的认识来看,有相当大的群体认为甲戌本是胡适或者在其之前获得该本的人造了假。在他们看来,程甲本要比甲戌本来的真实。那么也就是说,甲戌本的这些批注和文前叙述就是有人造假的。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批注,你会从这几句口语中得道什么?我们只能从门子的话,来认识到这护官符。如此一来,这个护官符就仅仅限定在当时官场黑暗,官官相护,徇私枉法,欺压良善的角度。这护官符就应该仅仅是一部分要员的名单,限于上文所引的传统解释。

那么,甲戌本究竟是不是真本,就这个护身符而言,它不同于程本之处到底对不对?它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们请看甲戌本护官符解读: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下注:“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十二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玉堂:泛指宫殿。“玉堂”作为宫殿称谓较为久远,至于西汉建章宫台上有宫殿直接名曰“玉堂”,在壁门之后。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战国楚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汉刘向《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2.汉宫殿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建章宫……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司马贞索隐引《汉武故事》:“玉堂基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永嘉元年春正月,帝崩於玉堂前殿。”《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云:“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

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泛指宫门。《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记载“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唐刘禹锡《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诗:“籍通金马门 ,身在铜驼陌 。”宋高似孙《纬略》卷七:“待诏金马门,汉盛选也。以汉之久,而膺此选者仅若此耳,殊不轻畀也。”亦省称“金门 ”。

金马玉堂连用,明确指向帝王之家。1、汉 扬雄《解嘲》:“与羣贤同行,历 金门上玉堂有日矣。2、唐.吕延济曰“金门,天子门也,玉堂,天子殿。”金马玉堂连用,就是在指帝王之家。

通盘《红楼梦》全书考虑,你会知道是什么人家的,那就是皇家,最高权力之家。贾家,乃金马玉堂之家,暗指帝王之家,此处贾家之谚语言其乃皇权象征。当然仅仅看到这谜一样的第一句,没有其下面的注,还是不足以引起我们足够大的警惕,不足以令我们足够的依据相信这儿暗示皇权。其下的注就十分清晰的给予提示。 “二十房分,指清王朝分属的二十个部门.“亲派八房在都”,其余非亲派“在原籍”。这就是清王朝的政权结构图景:帝室八部门,中枢部六部门,佐理部六部门。这是十分清楚的,八部门属于皇室,十二部门属于外部治理。金堂玉马的贾家,就是清王朝的皇家,他们的政权亲疏有别,八部内属,十二部治外。这贾家就是“皇家”的图像,指代国运之中的皇权的组织结构。崔耀华说:“宁荣二府代表清王朝整个社会”,其言还是基本正确的。精确地讲代表皇权组织结构。除此之外,谁也别想讲清楚“金马门与玉堂”连用的指向性。如果明明看到了这个问题装作不知道,避而不答,那就不要研究《红楼梦》了。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下注:“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这很有意思了。说起史公,你一定毫不犹豫的想到“太史公”司马迁。汉代设尚书令史专掌史记文书,称“史公”,更重要的是《史记》主体部分就是“十表、八书”,掌编年和礼乐律历等生活全部。而此处的“史家”是“史公”之家,名之曰金陵史家而且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金陵史家对于大清,便想到六朝金粉,想到“金”人王朝。这些都是巧合吗?不是的啊!这儿明确就是讲,金陵史家,指向就是我们大中华的历史,也代表了金国当时史。这“十房、八房”之分,讲明了这金陵史家就是“历史”的“十表、八书”之“《史记》”的图像,指代国运中的历史。在中华文化中,国运始终是和“宗祁”、历史相联系的。“钟鼎”等祭祖、祭天之器始终是政权的象征。“欲灭其国,先灭其史”。一个政权的编年史,就是这一个政权的信仰的支柱,属于信仰的精神范畴。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下注:“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伯通霸,习惯称“王霸”,地方掌军诸侯。王子腾之职,是都太尉统制,军职。明朝军制设置有著名的“十二团营”。清军编制是四军八旗,后也模仿明朝建立与明朝相似的守卫都城的军事制度。此十二房暗指古代军制结构,二军拱卫内宫,十师外防。金陵王家,代表了军队结构及其作用。“伯王”通“霸王”,归属王子腾之掌军之数。此言就是暗示清政权的构成之军事称霸之属性,属于国家结构中的军队。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下注:“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崔耀华先生说:“丰年好大雪就是大雪好丰年之意。体现了作者对货殖商贾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性质的一种看法”,他的科学家的敏感性让他感觉到了真正科学的见地;但是他后续的解读却是不对的,他说“这是护官符中唯一有褒义的一家”。在丰年好大雪的基础上,薛家作为内府帑银行商,为皇家增殖和聚敛无数钱财,所以“珍珠如土金如铁”。

其实,这儿是讲了帑币在国家政务中的关键地位,它用薛家代表。“帑币八房”,明代财政收入主要有八项,包括米粮、丝绢、马政、屯田、夫役、皇庄子粒银、加耗、课税等,清代也是如此。这儿就是说的经济在政权中的作用,属于国家结构中的财政。

  一声也而两歌。 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护官符”,除了表达了封建官场官官相护的黑暗以外,重要的是在哲学意义上,代表了封建家天下政权的四个主要支柱方面。这四个方面互相依存,互为根基,它们以皇权组织制度为依托,以军队、经济为支撑,以纪年和祭祀为表现形式,为信仰,为精神支柱。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才是封建政权之中真正的国之“四维”。

护官符如果删去了这些部分,你就读不到这些东西。只可以读到封建官场互相钩机,互相利用,互相依存,互相倾轧的黑暗场景;读不到这四个方面对一个政权的巨大结构框架的认识,读不到作者对于封建政权基本要素构成的伟大构想。

关于这些“注”在《红楼梦》中的意义和地位,蔡义江先生也注意到了。他说:注出官爵与房次,是为了具体说明四大家族的权力和财产分配的情况,让看私单的人知道他们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显赫地位,落实了这四句谚语之所指,是这张起着“护官符”作用的私单上应有之文字。(中华书局 200110月第1版蔡义江著《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第33页。)

他否定了程本删节“注”的合理性。但是,他对这些“注”的认识却是肤浅的,他的赏析是没有触及到文字的真正意义的。如果果如蔡先生所说的那样,这些注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注与不注与理解护身符对于官官相护没有什么不同,对于通部理解文本没有什么意义;不仅如此,还有画蛇添足之嫌。

我们说,《红楼梦》“一手也而两渎”。这儿一面就是书中记述的故事所表现的封建官场的黑暗图画 ,另一面则暗示封建官僚机构黑暗的结构根源。这直接把本书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根源。毛泽东先生慧眼独具,敏感的觉察到这第四回是整部书的纲。如果你把贾雨村的表现和这个护官符所表达的隐含意义放在通部通盘思考,结论还是明了的。可以说,这一回的确是这部书批判的政治之纲。

删去了注的部分,就像阉割了的男人,去了势的狼。胡适言《红楼梦》的批判性不如《儒林外史》,诚然如果象程本那样的删节,如果象蔡先生那样的赏析,我们是不能读出更有价值的东西。象上文所说的程本读出的解释,的确不比《儒林外史》更加辛辣和深刻。相反,没有删除“注”的“护官符”的确具有另一番景象,她“一手也而二牍”,不仅仅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官官相护的黑暗,还深刻剖析了封建政权腐朽黑暗的内在根源,其批判性更深刻;而且是于整部书的主题一致。这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红楼梦》的意义,有利于认识其版本问题以及整部书的结构问题。

下边我们谈谈版本问题。

从以上的解读来看,《红楼梦》的版本问题至少可以看出以下结论。

一、《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不论是程甲本、程乙本还是其他什么本子,只要删除了“护官符”注的本子,都是后期删改本,绝不早于未删改的本子。而其批判性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扭曲了原著的批判走向。程本晚于甲戌本,相比于甲戌本,程本更远于原著本。

二、从上文看,甲戌本文中“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忙中闲笔用得好今据石上所抄云,书中写的明白,是门子从口袋拿出的单子,单子上本身就有“注”,是原书中自己就有的,门子的单子上自带的,不是“批”,也不是“批注”。看校订本中加了个“甲戌侧批”等字样。这显然是不对的,不应该带有“甲戌侧批”等字。另外,甲戌本虽然没有“甲戌侧批”等字样,但是却采用朱笔书写于文侧,这样形式上就类似于其他批语。这样看,应是抄书者把“注”误以为“批”造成的。从这些现象来看,甲戌本也不是原本,应该是比较尊重原著的抄本,应该是早期更接近于原著的本子。同样2006年校订本直接加注“甲戌侧批”是不对的了。当然,删改本更是谬之千里,程本就是后期删改本无疑。

 

中华书局  200110月第1  蔡义江著《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第31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1月北京第1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104页。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610月第1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32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