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蓼红苇白断肠时——《红楼梦》菊花诗解读

(2016-01-23 17:23:50)
标签:

文化

    

                      蓼红苇白断肠时
                         ——《红楼梦》菊花诗解读
      
  呜咽的西风卷着黄叶拍打着木讷的窗棂,幽蓝的日光灯隐隐哭泣着孤寂的心绪,读着百度里,《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诗“蓼红苇白断肠时”的句子,不知怎么,突然我想起“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诗句,想起了一个即将赴难的老人,一个思绪万千的老人,枷锁镣铐沉重了思绪的老人,一个只身敌船的老人,鱼尾纹处隐隐泪痕,零丁的胡须上隐隐约约的浑浊痰迹,将死的惶恐已经不在,百年的唏嘘已然清晰,所叹的是家国何在?唯有丹青可表了啊! 是啊,在唏嘘其报国之心的同时,我们确实可以感觉到那种零丁的感觉在即将离世的老人的心中不停地撞击啊!可是,我为什么在这个句子感觉到的不是周汝昌先生说的“女子声口”呢?怎么感觉的不是女子的身世哀怨呢?
  当读到百度里有人评论说“蓼红苇白断肠时:当狗尾巴花黄了,芦苇白了,我却一个人独自惆怅”。我觉着这种解释很搞笑,根本就是闹着玩儿。我非常强烈的想到了这样的句子“流离岛上哭流离,零丁洋里叹零丁”,我怎么也不能和一个孤居的妇人“独自惆怅”对上号,我看到的是一个抛妻离子只身流离岛的零丁苦旅的丈夫的无限悔恨和切心的思念妻子的情景。我打开了正在上大学的儿子的QQ,问孩子“蓼红苇白断肠时”是什么意思?孩子回答我说,他不知道什么是蓼,“蓼红苇白断肠时”好像是很苦的思绪,蓼红苇白是什么状态他不知道。我真的很苦闷,是啊,这么大的孩子上哪儿能看到“蓼红苇白”的情景呢?像我们这么大的人不生活在农村也不会体验到这种情景的,没有体验怎么能体会得到作者的悲痛、悔恨、思念、期望兼以隐隐失望的复杂心情呢?当今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之物闷在了幢幢高楼的夹缝里,古人的体验一如文物般埋没在滚滚车流,现在的我们不告诉孩子,将来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将神秘的探佚着这些曾经十分自然的事物了啊!将来,不久的将来,再讲《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真意境,将更加困难。敬爱的先生,我多么的想你把曾经的思绪和心境讲讲,告诉今天的我们中华儿女知道,让他们真正的理解红楼真意境,以免一误再误,终至不可逆转。
   2015年一入秋,我就开始寻找大蓼和芦苇的开花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太阴历8月24日,我终于在临沭沧源河畔,找到了开着殷虹鲜花的蓼,我欣喜若狂,立即拿手机拍了下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顺着沧源和寻找芦花的踪迹;不远处,我就看到了已经些许泛白的完全展开了的芦花。廖宏伟白时节,正是重阳之前,菊花还没开的日子。这个时节,满地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雪白的棉花、饱满的花生,满山成熟的水果,健壮的牛羊。这是一年里收成的季节,是农人的黄金日子。悲秋诗人太多了,有谁是在这丰收里满眼泪水呢!查遍华夏五千年,只有薛宝钗一个人。这么不合时宜不靠常理的诗词有什么内涵要宣泄?
    曹雪芹老先生却是这样回答:当下这三十年,华夏飞速追赶,物华天宝,滋深养厚;物境改变,瞬息两重。环境的改变,心境、意境的改变便不可逆转,但是天道却是不变的,如何让当下的华夏儿女、今后的华夏子孙,体会到故去的心境、意境,认识到那些文章里解释的恒常天道,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解释的。
   薛宝钗的《忆菊》不要仅仅看到一位孤独的妇人的苦守,它真的是叙述了一个苦旅离人,孤苦伶仃,无限思念、无限悲苦的情怀。是站在一个妻子的角度描写了自己丈夫思念自己妻子的情怀。这需要读者进入这叙述的情景。理解这些情景和心境,语言就显得十分贫乏和单薄,靠逻辑更会引到邪路,它只有靠你的悟性,沿着作者给你的情景让你的心随着语言文字的导引逐渐进入意境才行,就如中华的气功导引一般,也类似释祖一道的禅那,你的心要先进入物我一体、天人一体的境界。这也象欣赏一幅中华写意山水,主客体进入一体,你才看得懂呢!满嘴皴抹染,那是行外人称行内人的作为,或者是画技师的技巧点评,那是看不懂诗的。
   抛妻离子二十年了,流离在人迹罕至的孤山上,山上的树叶黄了又绿了,几度春秋已经模糊,站在山端,遥望家乡,“路远山高”,几声雁叫,仿佛带来了她的口信。山前小溪边,几度逡巡,几度静静的坐在那儿,木讷的看着溪边蓼花芦苇,也曾问过游来游去的鱼儿,你怎么这么快乐自由?你知道我在想我的妻子儿女吗?你知道我在想世道会轮回?你知道吗?我离开妻子的时候对我的妻子说,世道会变得,你暂且等待,明年,也许后年,菊花开的时节,重阳节日子,我们就会相见。等到世道变了,来人拿着一只麒麟我们就能相见。哎,这又是一个秋,凌冽的秋风又吹到了山间的树木花草之间,蓼花开了,芦花也开了,重阳节就要到来了,茅屋疏篱间菊花又将要开了啊。我们相约重阳的誓言犹在耳边响起,作为妻子的薛宝钗此时想起了离家出走的丈夫孤独的模样,想起了与丈夫坚毅的约定,内心无限的悲伤;她知道远方孤独的丈夫一样悲伤地思念着自己。这么一个令人悲痛的秋天啊,这么一个令人悲伤的重阳的期盼啊。门前的小溪边蓼花垂垂的开满了惊心的嫣红,那如妻子面容的嫣红,我怎么敢看哪?两行清泪随着我的思念和担心,无奈和悔恨,流满了沧桑的面颊。芦苇花,那如雪的芦苇花啊!那一片白茫茫的芦苇花啊!不由得勾起我对惨遭屠害的家的无限思念,对流离奔腾、四处飘摇的众儿女的无线牵挂,怎么不叫我肝肠寸断。“流离岛上哭流离,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昭来人。”孤苦流离,我已经看淡了生死荣辱,曾经的永不入浊世的誓言犹在耳边,但是,无限的牵挂,放不下的心怀,鼓励我必须完成这部书,以昭告后人,警示来者,这片 土地,这些生灵让我做不成真正的隐者,“欲洁何曾洁”,也不能这样洁身离世啊!我相信我们相见的那个重阳日会来到的。飘摇的柳絮不都是落在地下,也有飘上天空的时候;困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满清的统治必然会有丧亡的一天,那时的日月才是我们相见的重阳。
  “蓼红苇白断肠时”,蓼花红了、芦花白了,不是个中人,你决体会不到“断肠”的滋味。甚至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也许是茫然。“蓼红苇白”就是一个“秋”字,但没有用朔风枯叶写那萧杀的秋;也不是春华秋实的那个灿烂的秋;而是一个思念、牵挂、期盼的秋,是菊花即将开放之前的秋,那是激起我无限牵挂的秋,是一个孤独的离人的秋,是我的秋。你只要从一个“秋”字领会就好了。文章中的“菊”,就存在于这个秋之中的菊,这个蓼红苇白时节还没有开放的菊。这就是整首诗的目的和意义。有的学人说那不是宝钗的吗?我说,是的,但是是我心中的宝钗的秋对吗?整首诗歌的角度就是离人从被思念者的角度写的。除了这个情景,除了自己的心境,你怎么可以在蓼红苇白的时刻,有了断肠的心境。那是因为,我给了我的妻子重阳的约定,菊花开放时相见的约定。蓼红苇白时节,我知道菊花就要开了。菊,隐者的像;指代的就只能是那个离家出走的人——贾宝玉(曹頔)。
好了,到此我们想一想这句话,“当狗尾巴花黄了,芦苇白了,我却一个人独自惆怅。”是不是要改成“狗尾巴花红了,芦苇花白了,我知道又一个秋天到来了,离菊花开的日子不远了,离我们的约定——重阳之期不远了,我不停地追问:在这个重阳,腐朽的水国统治者会不会死亡?我的妻子会不会和我相见,我们这些流离之人是不是可以重见天日?我的心随着这秋天的物镜无限的思念和惆怅”。一个“当”字,一个“却”字,表露的是巨大的误读。是物镜与我的割裂,导致的就是意义的翻转。这首菊花诗就是站在宝钗的角度所描述的,是离人——曹頔的悲苦和惆怅啊!
   “自古忠臣多罹难”,却为大爱济世心。蝇营狗苟虽无耻,茅坑圈舍可全身。流离零丁惶恐多,意催椽笔绘丹青。槛外之身槛内心,红楼风月昭后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