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次参加校问学杯自主课堂评比

(2022-04-28 09:12:36)
分类: 培训感悟

学校问学杯旨在“以赛促智”,以自主课堂为主题,通过结合时事的论坛与自主课堂展示两个评比活动,提升教师们对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我第一次参加问学杯是2016年,当年体育组就只有我、彭主任、师父,我最年轻自然我全包,论坛+上课,论坛内容是我入职后开始建设的校园足球特色工作,上课内容也是一年级的足球踩球,最终我获得了一等奖,教案也发表在《体育教学》,可谓里外都收获颇丰。

考虑到今年裴老师和袁老师已经参加两届,俞老师也参加了一届,决定践行双减论坛派出俞老师,自主课堂由我上场。

因为疫情原因自主课堂评比昨天在初中部篮球馆进行,我是上午第二节课,内容是四年级《侧向助跑跳高:跑几步跳过横杆》。课堂自我感觉整体良好,没有大的失误,却也有些小遗憾,自评如下:

优点:

1.教学设计合理、有趣、有效。四年级侧向助跑跳高的本节课最主要解决两腿依次过竿的技术动作,同时发展跳跃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

热身环节准备了“跳跳蛙”,两人合作双脚、单脚(目的1.确定有力腿;2.发展单脚跳能力)跳、助跑跳头触杆(尝试体验助跑起跳结合)、原地两脚依次轻踢杆(建立两腿依次概念)。

单一身体练习是原地、侧向助跑两腿依次跳过横杆,先由原地练习熟练两腿依次过竿动作,再过渡到侧向助跑跳过横杆,难度循序渐进,学生学习效果明显。

组合练习是连续助跑跳过两根横杆,难度升级,在练习中巩固两腿依次过竿动作,有效提高了动作质量,学生兴趣在优生示范后再次被推上高潮。

竞赛是不同高度的挑战赛,先设置两条50cm、60cm和70cm各一条,学生根据能力选择高度挑战,连续成功三次可升级,连续失败三次则降级。所以学生都完成50cm挑战,我把50cm升到了70cm。发现三条70cm都不够,把其中一条升到80cm,学生的兴趣始终保持着。

放松活动是两人一组结合横杆的合作放松,下肢、腰腹、上肢全面拉伸,学生很欢乐,效果也不错。

2.场地器材使用简单、有趣。

器材我选用了一米横杆,学生手平举杆子,高度可以根据同伴能力随意调节。

段位挑战时拉起皮筋,在杆身用贴纸标记50cm、60cm、70cm线,学生能快速找到高度。

放松活动用杆子用桥梁,互相帮助拉伸,让放松不再孤单与枯燥。

场地是一片篮球场,四列横队每个学生位置正好用上核酸检测的即时贴,在四列横队中间纵向间隔5米贴上长条即时贴,表示段位挑战环节沿着这条线拉皮筋。宽阔的场地,明显的标记,学生练习有序、安全、高效。

3.小组合作完美。

这里要表扬408班学生,合作得堪称完美!讲课堂要求时我强调了今天是两人一组、甚至四人一组合作练习,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同伴,你帮助他练习,他能提高,那才是同伴,比如拿杆子,拿得直、拿得稳,根据同伴的能力及时调整高度,同伴出现错误会纠正他,这是最好的同伴!不然不仅同伴练习不好,还可能受伤!

于是课堂上我看到了以下完美的合作场景:有同学平举杆子非常稳,左手举累了就换右手举;有同学练习累了,干脆坐在地上举杆子,一开始腿是伸出去的,突然意识到不对,赶紧盘腿坐;有同学举杆的朝向不对,同伴发现不对马上进行沟通;有同学过竿时屈膝严重,同伴告诉他要尽量直腿……

两人一组如此,四人一组也和谐,段位挑战扶杆的同学也配合的天衣无缝,同学们的认真与积极超乎我想象。

没有完美的课堂,缺点也有一些,主要在细节上,可以优化:

1.单元设计书写不够规范。最新版的应该在课题目后面加上单一身体练习,如本节课应该这样写:侧向助跑跳高的动作方法:跑几步跳过横杆。

学练标准的设置角度不是从教师出发,而是要从学生出发。我写的是学生要“侧向助跑两腿依次跳过横杆”,应该写“两腿依次跳过30-50cm横杆,完成5次”,明确学生要在什么条件下练习几次,达到什么程度。

2.器材选用上,1米横杆换成2米横杆就更好了,有些学生加上助跑练习时就跳出横杆了,效果会打折扣。

3.组合练习时也可以适当要求一定的高度,便于学生掌握、提高技术动作,还可以继续提高难度:相邻八人一组,连续跳过四根横杆,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4.优生展示我安排在单一身体练习的侧向助跑跳高和组合练习中,示范效果很好。在段位挑战环节也应该让优生来展示,激发学生的竞争与表现欲望。最后还应该引导学生感谢那些扶杆的同学,乐意为同学服务和学会感谢他人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5.时间也有些匆忙(其实自己懒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中加入背景音乐,学生的练习效果应该会更好。

6.本课有两个体型较胖的学生,我针对他们有个别指导,纠正动作,降难度、提信心,他们练的效果不错。不过我指导后没有后续的跟进强化反馈,若有相信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