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培训感悟 |
刷到一个视频,作者是意公子,她来解说这两幅画。第一幅画是18岁的少年王希孟创作的,第二幅是80岁的老者黄公望所作。这两幅都是中国一等一的山水传世名画,而且不分高下。但是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讲究一切都要最好,不管是用料,还是意境和构图都高最顶级的,而且做到了高远、深远、平远,极品中的极品。就如他所处的1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刚刚要开始他人生华美的乐章,巴不得把自己最具才华的一面展现出来。
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的是富春山的一年四季景色,却好像画出了人的一生。高峰、低谷、峰回路转、人生后续的留白…这是一个有了一定人生经历的人才能有的感悟,从郁郁葱葱到素净苍茫,并能融入到画作里去。
正如诗人聂鲁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如果黄公望告诉王希孟说山水画应该这样这样画,相信王希孟心里肯定也不愿意接受,因为他还没有经历过很多的事情。
同样的,我们的学生,自己的孩子还处在属于他们的年龄段,有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爱好、想法,我们当年其实也是一样的。如果把我们的意思强加在他们身上,他们即使口上答应了,心里很可能没有接受。
所以,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就会有相应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引导他,而不是领导他,帮助他把控大体的方向,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够了,至于在这个方向上如何发展、发展成如何,都是孩子自己选择和前进的,我们的作用是他迷茫时指点、跌倒时扶持、灰心时鼓励,路毕竟还是要他们自己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