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学说传媒
新学说传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9
  • 关注人气: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希贵交出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接力棒,将筹办北京第一实验学校

(2019-08-02 10:09:24)
标签:

k12

国际学校

教育

分类: 国际学校行业资讯

编辑|Leo

部分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drKlFGTWZZa4sia9xp5BduDRoHgXJlQ0GcI5WG1eHicHScOnKAAiar1Ilic2ZhRNYGuRjwZrzt4SwfEJtpkkIz8T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据中国教育报北京报道,8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在北京十一学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和盟校校长会议,宣布李希贵交出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接力棒,将着手筹办北京第一实验学校,80后新校长田俊接棒北京十一学校。


李希贵交出北京十一学校接力棒


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表示,李希贵校长以教育家情怀和品格,为海淀教育树立了榜样,为全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既没有离开十一,也不会离开海淀,而是在更大、更广、更高的平台领导十一教育联盟,做大优质教育蛋糕。据悉,已年届60岁的李希贵将以自己40年的教育阅历和30多年的管理经验,为海淀、为北京教育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


迄今为止,本着“立足海淀、服务北京、连接全国”的精神,已在北京市创办20多所联盟学校,加上京外其他地区,联盟学校已近30所为此,李希贵将接受挑战,担起联盟总校校长的重任,带领多元多样、各具特色的联盟成员,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据了解,接棒十一学校的新校长田俊是位80后,15岁就以优异的成绩修完高中学业,提前升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学习,19岁大学毕业后,于2000年7月进入十一学校任教至今。据会上介绍,田俊已在十一学校工作了近20年,担任过物理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副校长,他张弛有度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他以身作则的领导能力也得到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在学校发展的高位上接棒,我倍感压力,但更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田俊说,十一学校一直勇挑北京市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学校的重担,不仅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学校转型和育人模式创新,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育人为本、协同合作、自我突破的组织动力和文化生态,“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这一理念已经落地,并转化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田俊表示,在总校统一部署下,他将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当好十一学校深水区改革的“首席服务官”。


李希贵将筹办北京第一实验学校


据了解,交出十一学校接力棒的李希贵,还将以总校校长的身份着手筹办一所新学校——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这所学校将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八大教育理念,立足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学校采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年一贯制,实行全纳教育。李希贵告诉记者,新学校的使命在于为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一条办学新路径。


据悉,2019年5月北京市教委曾发布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的成立决定,该校为市教委直属财政补助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该校在人事管理、经费使用、招生政策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此外,北京市教委于今年2月印发《北京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下文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对北京地区国际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其相关保障措施均作出了规定。


“三年行动计划”点击查看明确提到通过三年的努力和集中建设,在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三城一区”)引进人才密集地区和海淀区、朝阳区等重点区域新建一批国际学校,达到“区区有国际学校”。全市国际学校的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国际学校质量显著提升,涉外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统筹规划全市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原则上达到“区区有外国语学校”。规划附件中还列出了《区级拟建国际学校情况表》以及《利用市级优质校资源开展国际教育情况表》,北京第一实验中学在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drKlFGTWZZa4sia9xp5BduDRoHgXJlQ0sUarETFeB0MX67K6pzFpibH89SobBVbKC7f7s5YgnrdauuhVtpqvics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新政不断发布,国际教育的发展形势也成了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可谓为国际教育者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肯定了国际教育在京的发展,并强调扩大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对国际学校从资金,师资到政策进行扶持。借力此种导向,期待国际教育的继续繁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