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赞美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力量和自信快乐成长,许多年轻的父母都知道要经常夸奖孩子,但是盲目的夸奖不但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
负面影响有哪些
1. 如果孩子得到了太多的夸奖,就会形成不努力也能得到夸奖的心理。因此,遇到困难容易退却,缺乏信心,就很容易选择放弃。大量的溢美之词并不能帮助孩子树立长期的自信心,反而会让孩子在父母的夸奖声中自我陶醉。
2. 过多的夸奖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的欢心。久而久之,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父母的夸奖。这样一来,孩子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识。
3. 过分的夸奖会使孩子成为爱虚荣、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很难纠正了。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长大以后之所以没能有所成就,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所以,父母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要在夸奖孩子的同时给孩子指出不足之处。
4. 过多过分的夸奖,会带给孩子不必要的困扰。夸奖具有启发性和鼓励作用,但夸奖过多,会带给孩子压力,形成焦虑。
5.
正确的夸奖方式
一、夸奖要适时适当
我们夸奖的目的在于强化良好行为,通过赞扬让孩子理解行为的内在意义,逐渐获得成长的内在动机。当孩子在专心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时,根本没有必要去夸奖。否则会让孩子对夸奖形成依赖性,等夸奖一旦消失,原本的兴趣行为也就消失了。这样的夸奖,不利于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也不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感和主动感等个性品质。
二、夸奖要态度积极
有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情或是心情烦躁时,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给予随便的应付,敷衍孩子几句就了事了。这样容易对应该充分肯定的好行为表现冷漠,从而影响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父母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并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然后,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的表扬。
三、夸奖要重在描述
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父母对他们的夸奖要具体到行为的描述上,比如“你帮妈妈摆碗筷,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真的很棒!”这样的描述性夸奖能帮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他人的评价上。在这种情形下,孩子会慢慢学会自我评价,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对。
四、夸奖要多夸努力
父母对孩子的夸奖要少夸先天有的,多夸后天努力。外表的漂亮是天生的,夸奖多了易导致孩子自恋自负,没有任何激励作用。多对孩子的努力进行夸奖,认可他们的进步和表现,会使孩子受到鼓舞和激励。
五、夸奖要两者结合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性,父母如果能将“夸”和“奖”两者结合起来,教育效果将会更好。“夸”以精神表扬为主,“奖”也有适当的物质奖励,这样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需要和满足,甚至是一种促使其积极向上的动力。
六、夸奖要鼓励为主
鼓励与夸奖都是对孩子行为的正向评价,又稍微有所不同。夸奖重在结果,鼓励重在过程,是对孩子努力的过程及行为进行恰当的描述。这样的夸奖有明确的指向,而且极具激励性,孩子特别容易接受。
了解到更多的教育类资讯,现在就关注掌心家教APP的微信公众号吧,掌心一点,随点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