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杜诗的借对

(2017-10-30 21:37:02)
标签:

文化

古典诗词

修辞格

借对

浅谈杜诗的借对

新村阿翁

(新浪博客,天津200000



[摘要]借对的定义,借对的分类,借义对、借音对的定义,分类举例浅谈。

[关键词]借对 借义对 借音对 浅谈


杜诗的对仗方式方法多样,其中也常常使用借对来增加诗歌作品的艺术效果。

借对是对仗的一种特殊方式,“又称假对,所以也可合二为一,叫假借对。[1]20“即在需要构成对仗的一联诗上下两句,通过一词多义或谐音的特殊途径,借义或借音实现工对的对仗方式。[2]23

学习杜诗的借对这一修辞手法,对于我们学习研究杜诗进而指导诗词创作都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仅对杜甫格律诗中的借对例分借义、借音两类进行简要讨论。

一、借义对

借义对,又称借字对,“即某一词在诗句中之意义本不合对仗,然其另一义项却可借来对仗。”[3]837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云: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4]1537

1爱酒晋简,能诗何曹。(《北邻》)

例句是此首五律的颈联。山简:西晋时期名士,“镇守襄阳时,优游卒岁,唯酒是耽。’”[5]170何水曹:南朝梁代诗人何逊,曾任尚书水部郎。[5]211此联用两典喻指北邻。“山简之名与何逊官职水曹相对。这里皆非真山真水,均借其字面另一义形成地理类的对仗。清·仇兆鳌云:山简,水曹,人名官职,借对自巧。[6]759

2非寻戴安,似向习家。(《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其一)》)

例句是此首五律的颔联。“‘非寻句:此句反用王子猷事[5]268《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前往,经宿方至,到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5]172《晋书.山简传》载,山简镇守襄阳时,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5]170后多借指园池名胜。例中本是人名,但借其另义道路,与形成地理类的对仗。

3坐开落酒,来把花枝。(《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例句是此首五律的颔联。“桑落酒:桑叶脱落时酿熟的酒叫桑落酒。见《水经注·河水四》。[5]173桑落在诗中是美酒名,但“桑取其另有植物义,与构成草木花果类的对仗。

4: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此诗为五排,例句是第六联。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叶石林云:杜工部诗,对偶至严;而《送杨六判官》云:‘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独不相对。切意‘今日字当是令尹’字传写之讹耳。余谓不然,此联之工,正为假对‘日’。两句一意,乃诗家活法;若作令尹字,则索然无神,夫人能道之矣。且送杨姓人,故用子云为切题,岂应又泛然用一令尹耶。[7]194子云:汉代扬雄,字子云[5]180罗大经上述指出此诗句借人名子云字,与字构成天文类的对仗。实际上例句人名“子云中还有‘子字表干支纪时之意,亦与‘今字构成了时令类的对仗。”[2]24

5本无灶术,那免头翁。(《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

例句是此五言排律的第四联。北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假对》云:诗家有假对,……若杜子美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借丹对白,……而晚唐诸人,遂立以为格。[8]

 “丹灶术:道士炼丹之术。[5]236在诗中是丹药之义,但借其另义红色,与构成颜色类的对仗。

6:蚁浮仍腊味,泛已春声。(《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例句是此五言律诗的颔联。“蚁浮:即浮蚁,浮在酒面的小泡沫。代指酒。[5]255此处借用所具有的蚂蚁之义,与构成鸟兽虫鱼类的对仗。

7淹吾舅,诛问老翁。(《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例句是此五律的颔联。“行李:行装。”“诛茅:除草结庐,引申为茅庐。[5]307行李名词,但另有动词义,与相对;取其植物义,与形成草木花果类的对仗;将行李看成动宾式,与诛茅的结构就相同了。

8频通汗,怀想报珠。(《寄韦有夏郎中》)

此诗是五排,例句是诗中的次联。清·仇兆鳌云:古人称汤药为饮子。孙真人有甘露饮子,此诗指柴胡饮子也。柴胡性能发汗。[6]1288饮子是指汤药,但借用其另有的名词义,与构成人伦类的对仗。另有动词义,可将“饮子看作动宾式,与怀君相对,两者结构就相同了。

9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怯出必愆佳期走笔戏简

例句是此七言律诗的颔联。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5]80借所具有的颜色意义,与构成颜色类的对仗。

10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其二)》)

例句是此首七律的颔联。古代八尺曰寻,倍寻曰常。[5]184寻常字面表数量的另一义,与七十构成数目类的对仗。

11永夜声悲自语,中天色好谁看。(《宿府》)

例句为此首七律的颔联。“角在诗中指号角意义,此处借用二十八宿之一的角宿义,与构成天文类的对仗。

12: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五首(其一)》)

例句是此首七律的颔联。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有借对,……少陵‘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是也。[9] “竹叶这里是酒名,但用其字面义,与菊花构成草木花果类的对仗。

这样使用借义修辞手法的诗句在杜诗中还有很多。如: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冬日有怀李白》)

荒村建月,独树老家。(《草堂即事》)

风尘际,来道路长。(《双燕》)

万里戎王,何年别月。(《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三)》)

行处是,客斗身强。(《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紫诰仍兼,黄麻似六。(《赠翰林张四学士垍》)

晋室阳尹,公孙帝城。(《送元二适江左》)

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鸟,蚊蚋也。[5]281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等等。

二、借音对

借音对,又称借声对,“即音相谐而义不同之字可借作对仗。[3]837王力先生云:借对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4]1538他还说:“借音多见于颜色对;至于其他的对仗,就不大显明了。”[10]杜诗中的借音对的确以颜色对居多,也有一些其它借音对。

1:骥春犹隔,莺暖正繁。(《忆幼子》)

此诗为五律,例句是诗中的首联。借用“歌的音同字,与字构成人伦类的对仗。

2:生何颜面,忧且岁时。(《得弟消息二首(其二)》)

例句为此五言律诗的颈联。借的同音字,与字构成方位类的对仗。

3寻书札,呼检赠诗。(《哭李常侍峄二首(其二)》)

例句为此五律的颈联。“次第:按次序。[5]336“次第呼儿本不相对,但借音“弟,与“儿形成人伦类的对仗。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如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之句,亦是假以‘第,诗家此类甚多。[7]194·仇兆鳌《杜诗详注》亦云:周捨《上云乐》:乃欲次第说。《释名》:第,第也,言次第相生也。则第字本与弟相通,故可对儿。[6]1920不管第与弟是否相通,这里与‘儿’相对都是纯字面的,而且是通过声音的转换完成的。[1]25

4:枸杞因吾有,栖奈汝何。《恶树》

此诗为五律,例句是诗中的颈联。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云:“唐诗家有假对律……如杜子美‘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11] 鸡栖:皂荚树一名鸡栖。[5]216枸杞借音狗起,与鸡栖相对。“枸借音,与字面义构成鸟兽虫鱼类的对仗。

5:鸣鞭走送怜父,浇盏开尝对军。(《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此诗为七绝,例句是诗中的第三、第四句,使用了对仗。“渔”谐音,与字构成鸟兽虫鱼类的对仗。

6关险路今虚远,凿寒江正稳流。(《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一)》)

例句为此七言律诗的颈联。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诗下注:峣,音尧,故与禹作借对。[6]1842便构成人名对。

7竿客,发翁。(《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此诗为五言排律,例句是首联。“清借音为,与字构成颜色类的对仗; “渔借同音字,与字构成鸟兽虫鱼类的对仗。

8鸿宝宁全秘,梯庶可凌。(《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例诗为五言排律,例句是倒数第二联。“鸿借音,与构成颜色类的对仗。

9献纳纡眷,中间谒宸。(《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此诗为五言排律,例句是诗中的第十五联。南宋·俞成《萤雪丛说·律声对偶假借用字》云:诗史以‘皇眷紫宸’……自然假借,使得好不知脍炙几千万口也。[8]2784谐音借以与“紫构成了颜色类的对仗。

10溟服衰谢,绂负平生。(《独坐》)

例句是此五律的颈联。“沧借音,与“朱构成颜色类的对仗。

11:思家步月宵立,忆弟看云日眠。(《恨别》)

例句是此七言律诗的颈联。借音,与“白构成颜色类的对仗。

12:一卧江惊岁晚,几回琐照朝班。(《秋兴八首(其五)》)

例句是此七律的尾联。借音,与构成颜色类的对仗。

这样使用借音修辞手法的诗句在杜诗中还有很多,尤其是颜色对。如:

膀千家邑,秋万估船。(《白盐山(白盐崖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

衣裳判露,鞍马信秋。(《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其二)》)

未见烟集,虚蒙露沾。(《严郑公阶下新松》)

诰鸾回纸,朝燕贺人。(《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日移歌袖,霄近笛床。(《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其二)》)

琴将暇日,首望霜天。(《季秋江村》)

解龟生草,谏猎阻霄。(《哭王彭州抡》)

城府开旭,松筠起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首中原上,秋大海隅。(《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羲和鞭日,少昊行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闭春院,地栖暗芳。(《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三)》)

如湾澴底,见光炯碎。(《万丈潭》)

野鹤晨出,山精日藏。(《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七)》)

东郭江合,西山雪高。(《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西山雪三奇戍,南浦江万里桥。(《野望》)

莫度秋吟蟋蟀,早闻阁画麒麟。(《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等等。

此外,也有的诗句借音与借义同时使用构成对仗。如“马骄汗落,胡舞题斜。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例句为此五言律诗的颈联。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云:“杜子美秦州诗云: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题’或作‘蹄’,莫晓白题之语。《南史》:宋武帝时,有西北远边滑有国遣使入贡,莫知所出。裴子野云:汉颖阴侯胡白题将一人。服虔注曰:白题,胡名也。又汉定远侯击虏入滑,此其后乎?人服其博识,予常疑之。盖白题其胡下马拾之,始悟白题乃胡人为毡笠也。子美所谓胡舞白题斜,胡人多为旋舞,笠之斜似乎谓此也。[8]2212上句中借音, 下句中白题指胡人毡笠的异名,“白借另有的表颜色义,从面借音的与 借义的构成颜色类的对仗。也就是说上句借音,下句借义。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杜诗中使用借对的诗句原本一般都为宽对。无论是借义对,还是借音对,都使本已成对的诗句由宽对变为工对,耐人寻味,妙趣横生,实质上在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杜诗修辞艺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2]韩成武,李新.宋诗话中的杜诗对仗艺术批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3.

[3]周勋初.唐诗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陈贻焮,郝世峰.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6]仇兆鳌.杜诗详注全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623.

[9]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74.

[10]王力.汉语诗律学[M].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7.

[11]邵博.邵氏闻见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1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