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火说」老蜜蜡也能作假!小火带你分辨真假老蜜蜡!

(2018-07-13 10:08:42)

 

很多朋友喜欢老蜜蜡,那种自然风化和包浆迷倒众生。这些老蜜蜡里,当然也存在真假之分,且听小火娓娓道来!

才疏学浅、见识少,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大神指正,拜谢!

http://s3/mw690/006jfCGuzy7lZHGUeque2&690

一,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大概在半个月前,一位朋友咨询小火寄卖微店里的东西,是新的还是别人玩过的。

小火答曰:有新的,也有的是别人玩过的。

http://s12/mw690/006jfCGuzy7lZHHZjo74b&690

注:目前寄卖微店里,大部分都做了标识【未上手】、【已上手】

这位朋友回答道:“我不喜欢别人玩过的东西,有洁癖!”

然后无话,深夜凌晨的时候默默购买了一块老蜜蜡……这就是结局!

现在说出来好像一个笑话,如果以这位朋友洁癖的个性来说,无论如何不会买老蜜蜡的,甚至老物件都不会买。

归根结蒂,是因为不是很懂,也不明白老蜜蜡是如何形成的,才造成了这一场“闹剧”的上演!

 

二,老蜜蜡是如何形成的?

老蜜蜡都是新蜜蜡经过自然氧化、佩戴、把玩后而形成的,老蜜蜡都是从新蜜蜡过来的。

http://s14/mw690/006jfCGuzy7lZHJF1Wl0d&690

注:蜜蜡原石

http://s5/mw690/006jfCGuzy7lZHKKQoQa4&690

注:打磨掉外皮,修形

http://s7/mw690/006jfCGuzy7lZHLM0wSc6&690

注:氧化形成包浆皮壳后形成老蜜蜡

目前市场上的老蜜蜡基本上有三个产区,西亚、欧洲、藏区,西亚和藏区本地是不产蜜蜡的,都是贸易过去的。

每个老蜜蜡产区的特征是不同的,珠形上看西亚的饼子比较多,欧洲的枣珠比较典型,藏区的形状不是很规则。

从手感上来看,西亚的相对干涩一些,欧洲的稍润,藏区的则润很多。

这跟使用方式不同有很大的原因,相传西亚的老蜜蜡是做钱币用的,与人身体接触的比较少,欧洲的老蜡珠子做首饰的较多,藏区的蜜蜡把玩佩戴的则更多,因此油润度也最高,咱们看一张对比图。

http://s11/mw690/006jfCGuzy7lZHMoKxA7a&690

三,如何辨认新老?

从颜色来看,老蜜蜡相对于新蜜蜡来说会深一些。

http://s15/mw690/006jfCGuzy7lZHNmgSq2e&690

从风化表现上来看,老蜜蜡表面有橘皮纹,包括道孔也有风化纹理。

http://s8/mw690/006jfCGuzy7lZHNQvrxf7&690

注:老蜜蜡钥匙孔

老蜜蜡长期穿绳磨损,会有钥匙孔状的磨损痕迹(但并不是都有)。

这些鉴定标准,仿佛都是老生常谈了,但凡有些接触的朋友都有感悟了。

仿品老蜜蜡则针对以上的老化痕迹特征做文章了,人为模仿出氧化加深的颜色、风化橘皮纹、孔道风化,乃至钥匙孔磨损。

常用的做法是烤色,模仿老蜜蜡的器型(多做不规则形状)然后通过烤色优化的方式来加深表面颜色,利用人为做旧的方式做出表面的橘皮纹和道孔的风化表现。

http://s12/mw690/006jfCGuzy7lZHPi5svfb&690

注:烤色仿老蜜蜡

有的仿品做的还是有一眼的,之前遇到过几次,没有照片留存,因此没法展示给大家看了。

 

四,再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总拿别人的故事说事儿,不太过瘾,说说小火自己吧!

http://s1/mw690/006jfCGuzy7lZHQZvoI30&690

为了搭配锁骨链,虽然某些人说搭配的太难看,但是自己还是挺喜欢的,嘿嘿!

并且想将闲置的绿松石珠子用上,一大早跑去潘家园准备找一颗满蜡同尺寸的蜜蜡珠子,结果不是尺寸不合适就是蜡质不满意。

突然发现有卖做旧(烤色)老蜜蜡的,有圆珠,恰恰尺寸正合适,因此就买了一颗(克价还不便宜300块,1g不到的珠子最后还价到200块)。

虽然是做旧的,但是尺寸合适,蜡质也不错,并且做的还算过得去也就忍了,本以为故事就这么愉快的结束了……

这几天没事的时候就摘下来搓搓,还挺润的,咦~~~这是什么情况呢?

http://s2/mw690/006jfCGuzy7lZHSQsY921&690

卧槽,怎么掉皮了?用指甲抠了一下,继续掉皮……

http://s12/mw690/006jfCGuzy7lZHTskOL8b&690

继续抠,继续掉皮中……

http://s7/mw690/006jfCGuzy7lZHUa5Rs96&690

终于给抠干净了,变成了哑光的表面。

能断定两件事,第一这肯定是天然蜜蜡,东西对,没有问题;第二肯定是烤色做旧的。

但是没有想到这圆珠还有镀膜……

烤色为了仿颜色,镀膜为了仿手感,真的是很用心了呢!

 

以上内容均为小火原创,一家之言,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版权归“小火文玩收藏”所有,非法转载剽窃必究!

官方网站:www.xiaohuowenwan.com

个人微信号:xiaohuowenwan

公众微信号:xhwwscxhwwpm

也可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添加公众号关注

http://s8/mw690/006jfCGuzy7lZHVkqcnb7&690

http://s2/mw690/006jfCGuzy7lZHVjsxHf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