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青岛人,早就知道崂山的“八仙墩”,一直想来看看,但这里不是封山,就是不知路怎样走,一直没能如愿。上周六几个同事相约来游八仙墩,有个朋友来过两次,那就由他带路吧。
这里不是开放的景区,到八仙墩只能走野路。由太清宫南侧的观海亭走上野路,直奔八仙墩。走上野路才知道,所谓的路,就是一条驴友们踩出的一条羊肠小道,两边的野草半人多高,有的地方近一人高,开始还比较好走,但越走越难走,一会上山,一会下山,原来的土路也变成了凸凹不平的石头小道。
从太清宫到八仙墩大约有6、7公里的路程,对正规的道路来讲并不算太长,但走这样的野路可就大不一样了。一会在密不通风的树林中穿行,汗水湿透衣衫;一会踩着凸凹不平的石径爬山,石头坷垃咯的脚痛腿痛。临行没经验只带了一瓶矿泉水,一会就喝的底朝天了,好在同事带的多,厚着脸皮喝人家的水。本来说好这次只到比较近的小八仙墩,但走着走着就错过了,无奈只好去了大八仙墩。上山下坡,感到羊肠小道没完没了、瑶瑶无期,看着不远,走起来感到好像永远也走不到头似的。去时用了近三个小时,回程则走了三个多小时。
不过大八仙墩真的很美,感觉不虚此行。


据《崂山志》记载:“八仙墩”,有石坡广数亩,东下斜插如海,海水汹涌,山势若动。其北则峭壁千仞,险峨逼天,下纳上覆,其势欲倾。石层呈五色斑驳如锈,处其下者,仙墩也,面平可坐,海涛冲涌直上与墩相击,博浪花倒卷数丈,飞舞空际,如玉树、如银花
--- --- 山海奇险之极观也。
这里水流踹急,惊涛骇浪,汹涌澎拜。这里的石墩石壁均为变质岩,其红、橙、黄、黑、灰、青、白相间,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绚丽,蔚为壮观。





听说这里风大浪急,所以我就大老远的背了三脚架,带了减光镜,准备拍个海边慢门,雾化一下海浪,想拍个具有仙韵的八仙墩。但来到一看,这里风平浪静,根本没有大浪,一点小小的浪花,根本拍不出效果。但翻身越岭带了设备,就支上脚架,随拍了几张。